廣州新洲至化龍快速路(簡稱“新化快速”)北段工程建成通車,琶洲地區往來大學城、亞運城、化龍等地僅需15分鐘;廣報中心南側的市政道路管廊施工竣工,周圍寫字樓白領出入更方便了;琶洲港澳客運口岸臨時聯檢樓玻璃幕墻已經基本安裝完畢,客運口岸開航指日可待,日后,琶洲坐船可以直通港澳……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今年以來,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琶洲核心片區建設不斷加速的同時,該片區交通體系也在日益完善。琶洲與珠江新城、金融城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的互聯互通,區域內便捷的通行環境不斷優化,一張全方位的交通網正在琶洲逐漸成形。
新化快速開通:琶洲“擁抱”大學城
6月28日下午2點,廣州交投集團投資建設的新化快速北段工程建成通車,這條全長11公里的快速路,起于新港東路,與廣澳高速、東二環高速、廣臺高速互聯互通,讓琶洲與廣州大學城更加緊密“擁抱”。
新化快速全線開通后,將新增一條廣州市區南下通道,有力緩解廣澳高速、南沙港快速以及大學城官洲隧道的交通壓力。“琶洲地區往來大學城、亞運城、化龍等地的市民約15分鐘便可從新港東路經新化快速抵達亞運大道。同時,還開辟了一條廣州東部往來深圳、中山、珠海等地的新路線,預計節省車程15分鐘至20分鐘,如從新港東路經新化快速、廣澳高速至南沙大橋僅需30分鐘。”廣州交投集團新化快速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
琶洲港澳客運口岸將開通:坐船直通港澳
除了路上交通、軌道交通,緊鄰珠江的琶洲還有另一項得天獨厚的優勢:航運交通。
去年5月開工以來,琶洲港澳客運口岸項目備受關注。近日,記者走訪注意到,廣州琶洲港澳客運口岸項目完成了碼頭主體工程,琶洲口岸項目的臨時聯檢樓等其他工程也已接近尾聲,玻璃幕墻也已經基本安裝完畢,從空中俯瞰,口岸碼頭仿佛波浪一般,有著生動的曲線,格外引人注目。
面朝珠江、背靠廣交會展館,還有有軌電車從客運口岸主體建筑穿過,日后可以實現有軌電車與口岸的無縫接駁。
未來,琶洲港澳客運口岸作為水上新通道和新窗口,將促進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的互聯互通和深度融合發展。
過江隧道:8條隧道“縫合”珠江
隨著總部經濟體不斷入駐,琶洲與珠江北岸的聯系日益緊密,兩岸通行需求不斷增長。為了更好解決珠江新城、金融城、魚珠與琶洲的通行需求,廣州規劃至少修建8條過江隧道,“縫合”珠江,解決未來兩岸的通行需求。
這8條隧道從西往東分別是:冼村路隧道、臨江大道-閱江路隧道、會展西隧道、會展東隧道、車陂隧道、琶洲東隧道、魚琶隧道、魚珠隧道。
其中,最早開始建設的車陂路─新滘東路隧道,工程全長2.07千米,隧道全長1547米,主線為雙向6車道,計劃將在2022年年中建成通車。屆時,車主不必再借道琶洲大橋和東圃特大橋,可直接從車陂路直通新港東路。而從車陂南路去往琶洲地區,也無需繞行科韻路和琶洲大橋,可從隧道直接穿過抵達。
目前,臨江大道—閱江路過江隧道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經獲批,會展西路過江隧道也已完成了批前公示,魚珠隧道也計劃今年開工,預計建設工期36個月。
區域內交通:新建16條市政路
近日,琶洲廣報中心南側的北橫一路地下管廊工程基本完工,道路鋪上了花崗巖人行道,種上了行道樹,拓寬成雙向3車道,讓附近工作的市民出入方便不少。
除了與周邊區域的聯動,琶洲區域內部的路網也在日益完善。根據2019年招標公告的計劃,琶洲西區計劃在江海大道以東、海洲以西、閱江路以南、雙塔路以北的范圍內,建設16條市政道路,以滿足該區域未來的出行需求。16條市政道路中,2條為次干路,14條為支路,全長約5.061公里。
16條市政道路建設區域,包括廣報中心、中國移動、南方電網等企業的總部大樓。16條市政道路的建設,必將在未來眾多企業大樓建成后,保證該區域的交通通行便利。
對于已入駐該片區的廣報中心等寫字樓的白領來說,辦公樓離地鐵站有一定距離,為解決該通行問題,海珠區多措并舉,由琶洲管委會牽頭、協調多部門,由廣州公交集團三汽公司開設2條便民服務車線路。,串起琶洲西區企業,分別實現與廣州塔地鐵站和磨碟沙地鐵站的公交接駁,方便琶洲西區已進駐項目員工日常通勤。
琶洲西區循環便民線:
沿途設置6個站點(磨碟沙地鐵站、中國移動信息大廈、寶地廣場、阿里巴巴大廈、唯品會大廈、赫基大廈),途經:新港東路、磨碟沙路、琶洲大道、芳園路、閱江中路。7:30-21:30滾動發班,票價2元。
赤崗街廣州塔便民線:
沿途設置5個站點(廣州塔地鐵站、閱江西路西廣報中心、琶醍海洲路口、阿里巴巴大廈、唯品會大廈),途經:濱江東路、閱江西路、閱江中路。7:30-21:30滾動發班,票價2元。(全媒體記者賈政、盧夢謙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