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鵬新區鯨豚保護聯動工作組開展全方位的“護鯨”行動。深圳大鵬新區護鯨臨時指揮部在土洋社區沙魚涌疍家人餐廳組建,大鵬新區鯨豚保護聯合行動總指揮、新區分管領導吳華根要求各職能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和專家指導意見,做好護鯨相關工作。自6月29日以來,這頭被稱為“小布”的布氏鯨連續好幾天在大鵬灣現身被觀察到一直在快樂“干飯”的它,迅速成為“網紅”。
大鵬新區成立鯨豚保護聯動工作組,下設辦公室、海上環境工作小組、科研和救助工作小組、宣傳信息工作小組。7月3日起,大鵬新區進一步加強對布氏鯨出沒海域的管理。
巡查布氏鯨出沒周邊海域
由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大鵬管理局牽頭,統籌做好鯨豚保護聯合行動的組織、協調和相關保障工作。
組織大亞灣海事局、深圳市海洋綜合執法支隊大鵬大隊、深圳市海警局大鵬工作站開展陸海統籌聯合執法行動,對布氏鯨出沒的周邊海域進行巡查,勸離無關的船舶,進一步加強對海域船舶的管控力度,共同維護海域良好的秩序;及時分享布氏鯨信息,惠州大亞灣環保部門、香港特區政府環境保護署共享信息,并隨時做好應對突發狀況準備;此外,還持續加強大鵬灣布氏鯨出沒海域的100余個入海排口和69公里海岸線進行巡查,對入海排口水質持續監測,監測結果表明水質優良。
新區水務局持續守護周邊海域良好生境,協調附近施工的東部海堤重建工程三期施工單位加強安全文明措施,通過降噪、防塵、達標排放及全封閉施工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對周邊海域影響。
監測布氏鯨發聲行為
由大亞灣海事局、深圳市海洋綜合執法支隊大鵬大隊、深圳市海警局大鵬工作站等單位牽頭,負責布氏鯨出沒海域周邊(沙魚涌至官湖)的休閑船和漁船禁航、漁網清理、海漂垃圾的打撈。
通過短信平臺和微信群,告知漁船漁民注意避讓,并組織執法船艇到周邊海域向各類船只派發書面倡議書。
深圳市海洋綜合執法支隊下屬鹽田大隊、大鵬大隊和中國漁政44101船組成護航小組,負責維護現場秩序,并提供中國漁政44101船作為臨時觀測和媒體報道平臺。
目前,國內兩個布氏鯨研究團隊之一的負責人陳炳耀教授,對布氏鯨進行了現場行為觀測,模型估算體長、個體識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方亮提取水體環境DNA,以此獲取布氏鯨棲息地食物魚類多樣性,并利用水下聲音記錄儀監測布氏鯨發聲行為和水域環境噪聲。
呼吁不要前往鯨魚所在海域
大鵬新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通過短信、微信和電話等方式向旅游協會、旅游企業、摩托艇協會、帆船協會等文旅企業發放溫馨提示,要求不要前往鯨魚所在海域。
新區群團工作部聯合葵涌團工委緊急招募保護鯨豚志愿服務者,已儲備138名志愿者,出動志愿者45人次,在土洋沙魚涌、官湖、溪涌海域一帶清理岸邊垃圾,勸導游客不圍觀不聚集不投喂,勸導游船盡量不出海。累計勸導游客25名,勸導游船5艘。
葵涌辦事處督促各社區及沙灘管養單位對沙灘、海岸線進行垃圾清理,全天都用廣播宣傳有關護鯨的相關事宜,出動保潔員和員工28人次,清理垃圾約1500公斤。
潛愛大鵬組織水下志愿者11人。打撈垃圾袋45件,飲料瓶22件、塑料杯叉15件、漁網1件等物品。(記者軒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