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規劃到2025年年底,打通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板塊旅游大通道,打造一批體現山西特色的精品旅游公路,基本實現“城景通、景景通”一張網,形成支撐全省均衡發展的全域旅游新格局。在此過程中,發揮太原——晉中旅游發展基礎優勢,形成“1核1環7射”內聯外環的總體路網結構。
上述目標出自我省新制定的《山西省黃河、長城、太行三個一號旅游公路規劃綱要》,它取代了2018年制定的《山西省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板塊旅游公路規劃綱要(2018—2027年)》。根據新《綱要》,三個一號旅游公路由3條旅游公路主線、389條旅游公路支線、361條旅游公路連接線構成,共13024公里。將有效連接213個A級及以上旅游區,覆蓋726個非A級旅游資源點,構筑起全省三大板塊“內聯網、外循環”慢游網絡,形成展示壯美山西的“萬里山河路”,與高速公路、國省干線共同形成“城景通、景景通”的快旅慢游體系。
我省將發揮太原——晉中旅游發展基礎優勢,補齊黃河、長城、太行板塊旅游短板,形成“1核1環7射”內聯外環的總體路網結構。
“1核”,即提升優化現有道路,形成太原——晉中旅游環線。環線全長206公里,覆蓋太原市、晉中市,聚集了我省最具代表性的晉商大院文化。環線全部由已建成高速公路組成,未來著重在突出晉商大院文化特色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支線,增加游憩設施,建設騎行道路、步行道路,滿足游客多樣化體驗需求。
“1環”,即由黃河一號、長城一號、太行一號旅游公路主線組成黃河——長城——太行環線,全長3595公里。其中,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全長1238公里,覆蓋忻州市、呂梁市、臨汾市和運城市,串聯壺口瀑布、永濟鸛雀樓等60多個景區景點;長城一號旅游公路全長1198公里,覆蓋大同市、朔州市和忻州市,串聯大同關堡群、平型關等100多個景點;太行一號旅游公路全長1159公里,覆蓋晉城市、長治市、晉中市、陽泉市及忻州市,串聯王莽嶺、八路軍文化園、五臺山等90多個景區景點。黃河——長城——太行環線,可連接通道內重要旅游資源,復興沿黃河華夏文明,活化沿長城古文化遺產,弘揚沿太行紅色文化、山水文化和古建文化。
“7射”,即內外旅游聯絡線,由連接“1核”“1環”的7條已建成高速公路組成,全長1631公里。“7射”將山西中部旅游交通量有效引導至三大旅游板塊,對外聯系省外周邊重要景區、集散中心,助力全域旅游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