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12月28日訊 近日,人民銀行濟南分行聯合山東省生態環境廳、省財政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山東銀保監局制定印發了《關于金融支持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環保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12月28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對其進行深度解讀。記者獲悉,《若干措施》是全國首個專門針對生態環保領域出臺的省級金融支持政策,將為我省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環保產業發展持續注入綠色新動能。
三季度末,全省綠色貸款余額6879億元,同比增長31.1%,高于各項貸款增速18.3個百分點。
此次出臺的《若干措施》充分體現了目標規劃帶動、央行資金撬動、激勵政策驅動的特點,從建立推進機制、開展跟蹤問效、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創新金融支持模式、加強政銀企聯動、加強宣傳監督等六大方面提出17條具體措施。
我省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人民銀行濟南分行設立100億元再貸款專項額度,支持地方法人銀行加大綠色貸款投放,重點支持碳減排、碳匯等領域貸款。同時,人民銀行濟南分行還設立50億元再貼現專項額度。近日,人民銀行濟南分行和省生態環境廳聯合制定印發了《山東省再貼現減碳引導管理辦法》,作為《若干措施》的配套政策,明確了專項再貼現支持綠色票據的范圍、程序和標準。
我省還設立山東省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并加大省綠色發展基金對生態環保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引導金融資源加大對環保管家、環境醫院、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試點、環境綜合治理托管服務模式試點等生態環保治理模式的支持力度。開展金融輔導,將有需求的企業全部納入金融輔導,符合條件的享受相應利率、期限等優惠政策。
同時,加強政銀企聯動。定期通過銀企對接活動、名單推送等形式,組織金融機構與綠色環保企業開展精準對接。定期向金融機構推送企業生態環境保護違法行為,將企業環境信用評價信息、環境信息依法披露情況作為企業貸款的重要依據。對在貸款過程中弄虛作假或將支持資金挪作他用的企業,移出環保金融項目庫。
我省統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民生保障。將污染治理好、環境信用優、監測達標率高、具備非現場執法條件的標桿企業納入正面清單。2020年以來,全省共有6938家企業納入“正面清單”管理。
我省對承擔居民供電、集中供暖、垃圾和危險廢物集中處置、外貿出口等企業實行應急保障,可以減少或免除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措施。對績效分級為A級和引領性的企業,實行自主減排措施,對B級企業適當降低減排比例。規范處罰自由裁量,對6種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處罰,對受疫情防控影響未能如期完成整改的,酌情延長整改時限,當事人受疫情影響有經濟困難的,允許暫緩或分期繳納罰款,已累計減免處罰企業1760家次。
在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我省期間,省委、省政府專門印發通知,要求各市和省直有關部門嚴禁為應付督察采取緊急停工停業停產等簡單粗暴行為;嚴禁對交辦問題不調查、不研究、不顧實際情況,采取“一律關停”“先停再說”等敷衍應對做法。特別是對涉及民生的產業或領域,更要妥善處理、有序推進,堅決防止“一刀切”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