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記者在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的《關于金融支持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環保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解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山東企業上市步伐明顯加快,沿黃9市新增上市公司達16家,比去年全年多增6家,重點上市后備企業達到239家。
據山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李坤道介紹,今年以來,山東通過健全省市縣三級金融輔導體系,完善金融輔導評價、分層管理、線上對接等,金融輔導質效明顯提升。在支持環保產業方面,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會同省生態環境廳,正在將3435家中有需求的環保企業納入金融輔導,截至目前,已有991家環保企業納入金融輔導,已為105家企業解決融資19.89億元。在支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方面,截至11月末,沿黃9市(菏澤、濟寧、泰安、聊城、德州、濟南、淄博、濱州,東營) 共有27405家企業納入金融輔導,已為10481 家 企 業 解 決 融 資 需 求2497.84億元。同時,與金融輔導體系相銜接,在沿黃9市9個園區、12個鄉鎮探索開展“金融管家”試點,為基層市場主體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務。
山東進一步健全常態化上市培育服務機制,建立了2200家企業組成的上市后備資源庫,遴選確定了503家重點后備企業開展精準培育,其中沿黃9市重點后備企業達到239家。今年以來企業上市步伐明顯加快,沿黃9市新增上市公司達16家,比去年全年多增6家,而且上市公司的產業分布和整體質量都發生了積極變化。
李坤道還表示,山東將推動設立綠色金融研究院,圍繞金融支持生態農業高質量發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高碳行業綠色轉型、黃河下游水資源高效利用等領域,開展課題研究工作,為政府和企業決策提供咨詢服務。在全省“十強”產業重點項目庫基礎上,篩選確定516家綠色項目,引導金融機構精準對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