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從山東省交通運輸廳獲悉,11月9日下午,全省“四好農村路”提質增效工作部署推進視頻會在濟南舉行。會議要求,要扎實推進“四好農村路”提質增效專項行動,堅決做到“四個提升”:
提升管理養護的執行力。以推行農村公路“路長制”實施為抓手,構建新型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長效機制,補齊鄉村道管護短板,2021年底前,力爭建立全面覆蓋縣鄉村道的“路長制”組織體系。
提升服務鄉村振興的支撐力。探索豐富“交通+”模式,推動建設“幸福小康路”“平安放心路”“特色致富路”。持續推進農村通戶道路硬化實施,進一步提升道路通達能力,提高通戶比例。加強農村路域環境整治,實施農村公路路域環境潔化、綠化、美化,營造美麗宜人并具有文化氛圍的農村交通出行環境。
提升安全暢通的保障力。對校車路線、臨水臨崖等危險和事故多發路段開展安全風險排查,加快實施提升改造。“十四五”期間,實施農村公路危舊橋改造工程,確保消除2020年底的存量危橋。
提升建設質量的監管力。從規范建設程序、建立長效機制、落實公開制度等方面推動制度建立,強化建設管理。從落實工程質量責任、強化項目監管能力、加強工程質量監督檢查等方面壓實質量責任,加強質量監管。加快全省公路建設養護基礎信息共享平臺建設和應用,實現對農村公路項目精準化管理。
“十四五”期,山東將全面開展“四好農村路”提質增效專項行動,全力推進農村公路從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提高農村交通通達深度和服務鄉村振興能力。到2025年,建成布局合理、連通鄉村、快捷通暢、服務優質、安全綠色的農村公路體系。所有行政村通公交化客車、農戶通硬化路,農村物流通達率、公路養護率、路長制覆蓋率達到100%。工作重點是持續推進“五大工程”,建立“一個機制”。
持續推進五大工程:
持續推進路網提升工程。新建改造提升農村公路4萬公里,所有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新建或拓寬改造道路路面達6米及以上,新建公路路面結構標準,瀝青、水泥混凝土厚度分別達到5厘米和20厘米以上。因地制宜設置停車區、服務驛站等配套服務設施。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強化路域環境治理。
持續推進“戶戶通”工程。針對國務院大督查發現的“戶戶通”問題,在抓好點上整改的同時,舉一反三,全面排查類似問題,建立問題臺賬,制定整改方案,限期整改銷號。牢牢把握“戶戶通”實施原則,除納入近3年內搬遷、撤村并居、社區和城區建設規劃的村莊,以及遠離村莊的散居戶(15戶以內)和常年無人居住戶外,對尚未實施通戶道路硬化的村莊,在尊重群眾意愿的基礎上,統籌推進硬化工作。
持續推進通行安全保障工程。加強危橋改造和交通安全防護設施完善,完成現有四、五類橋梁改造任務。在全面排查危險和事故易發路段基礎上,基本消除縣鄉道路安全隱患,提升道路安全通行水平。
持續推進融合發展樣板工程。探索“公路+旅游”“公路+農業”等復合發展模式,打造80條特色鮮明、帶動作用大的省級以上融合發展樣板公路。
持續推進運輸服務升級工程。提高農村客運通達廣度深度,具備條件的地區推行全域公交。實現行政村物流服務全覆蓋,形成城鄉一體、高效快捷、功能完善的農村物流網絡體系。
建立一個機制:
以推行農村公路“路長制”實施為抓手,建立政府引導扶持、群眾廣泛參與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長效機制。2021年底,全省將全面建立覆蓋縣、鄉、村道的“路長制”管理養護體系,動員各方力量參與管護,形成“縣級指導、鄉級負責、市場養護、鄉村保潔”的鄉村道管護新模式,構建新時代農村公路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