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海南省新聞辦在海口舉行《海南省“十四五”民政事業發展規劃》(下稱《規劃》)新聞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十四五”期間,我省民政事業將在社會救助、“留守群體”、社區治理、養老服務等方面加以著力。
省民政廳養老服務處處長符瑤青表示,“十四五”期間,我省將積極發展普惠型和互助性養老服務,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優化供給結構、提升服務質量。
一是健全養老服務保障制度。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養老服務條例》立法,研究基本養老服務對象精準識別機制和建立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制定普通老年人可承受的普惠養老服務價格標準。建立和完善養老服務設施(機構)建設和運營激勵機制,出臺養老機構補貼暫行辦法。
二是打造縣鄉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在市縣層面建立覆蓋面較廣、適度普惠的28個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在鄉鎮(街道)層面建設具備全托、日托、上門服務、對下指導等綜合功能的養老服務中心;在社區層面建立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或日間照料中心。到2025年底,全省每千名老年人口擁有養老床位數達到32張,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60%,培訓養老護理人員不少于1.5萬人次,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在鄉鎮(街道)的覆蓋率達到60%以上。
三是積極推進醫養結合服務。聯合衛健部門共同推進醫養結合工作,鼓勵150張(含)以上床位的養老機構內部設置門診室、醫務室,鼓勵醫療機構成為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服務的重要支撐。支持社會力量興辦醫養康養聯合體。
四是加強宣傳引導。廣泛開展“高齡長壽老人補貼”“防范非法集資”“居家適老化改造”等惠老政策宣傳。
五是提高老年人關愛服務水平。開展特殊困難老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建立空巢(獨居)、農村留守老年人、與重度殘疾子女共同居住的老年人巡訪制度,將分散供養的特困老年人、失能且事實無人照護的老年人列入重點巡訪對象。(記者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