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2日)是“世界無車日”,隨著步行、騎行環境逐步改善,選擇綠色出行的市民越來越多。今年,北京市共享單車日均騎行量242.03萬人次,同比增長44.4%,9月單日騎行量屢創新高。
為了鼓勵騎行,共享單車服務范圍將進一步擴大,年內將引入所有行政區,包括一直沒有共享單車、公共自行車服務的門頭溝區。記者從市交通委獲悉,目前全市共有約94.1萬輛共享單車服務市民短途出行,中心城區運營車輛控制在80萬輛以內。為規范單車停放,今年中心城區51個重點軌道站點將實現電子圍欄監測管理全覆蓋。
門頭溝將首次引入共享單車
目前,本市有美團、哈啰、青桔三家品牌在門頭溝區以外的各區開展共享單車運營,約94.1萬輛單車服務市民短途出行。
市交通委靜態交通管理處副處長趙寒露介紹,結合區域特征,本市形成了“1+N”的運營服務格局,即中心城區統一運營區域和郊區N個獨立運營區域。具體而言,中心城區整體性強,市民跨區出行多,所以將中心城區作為一個運營區域,運營車輛控制在80萬輛以內,以企業自主承諾的形式確定三家品牌車輛的投放規模;各郊區城鎮相對獨立性明顯,自然形成N個獨立運營區域,由各區根據自身情況,自行確定運營企業和車輛規模。
今年以來,北京各遠郊區也陸續引入共享單車,目前只有門頭溝區尚未正式引入。“門頭溝區山地多,管理部門非常謹慎,目前已啟動共享單車優選工作,計劃在年底前正式引入,會充分考慮地域特點確定引入共享單車服務區域和規模。”趙寒露介紹。
據統計,今年本市累計騎行量已達6.38億人次,日均騎行量242.03萬人次,同比增長44.4%。其中9月18日騎行量已達471萬人次,創歷史新高。
51個重點地鐵站設電子圍欄
在共享單車服務范圍擴大的同時,北京將繼續加強治理共享單車停放亂象。趙寒露介紹,本市將加快重點軌道站點電子圍欄建設,確定了崇文門、宣武門、團結湖等中心城區51個重點軌道站點,年底前實現站點電子圍欄監測管理全覆蓋。
本市還將結合冬奧會保障任務,以涉奧區域為重點,精準施力持續改善亂停亂放。進一步提升監管效能,在已有對企業考核的基礎上,推進建立企業信用評定機制,實施“獎優罰劣”。
目前,全市已施劃停放區超2.6萬個,5660個停放區完成坐標采集并接入市級監管平臺,其中1181個停放區實施電子圍欄監測管理。同時,核心區確定了16個禁停區域。按照要求,共享單車企業APP中已對禁止停放區域進行了明確標注,并增加了相關解釋和管理標準的提示內容,東城區率先在部分禁止共享單車停放區域相關路段增設提示標志標牌。
此外,本市正在研究商圈、寫字樓、居住小區禁止共享單車進入問題,建立業主、運營企業、監管部門聯動機制;在非機動車停放設施建設與運營管理上探索企業參與的創新模式,確保停車設施供給水平持續改善。
刷碼乘公交地鐵享優惠
9月是綠色出行宣傳月,在市交通委昨天舉辦的“牽手文明 綠色同行”宣傳活動上,部分出行服務平臺聯合發布了優惠乘車等鼓勵綠色出行的活動。
其中,哈啰單車開展騎行周活動,針對北京新老用戶補貼騎行抵扣券,單個價值在0.5元至1.5元之間,最高可享免費騎行。支付寶也在北京啟動“綠色出行‘碼’上有禮”公益活動。9月至12月,每月22日至28日,市民通過支付寶乘車碼乘坐公共交通,可領取綠色出行禮包,獲取乘車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