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安徽省住建廳獲悉,《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已經審議通過,正式印發執行,令人期待的“新藍圖”即將逐漸照進現實。
人居:老舊小區改造計劃惠及133萬戶
“十四五”期間,安徽將實施居住水平改善行動,住有所居真正向住有宜居跨越。到2025年,基本完成城鎮棚戶區改造,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提高新建公租房規劃建設水平,充分考慮居民生活、就業、出行等需求,著力解決供需失衡、區域錯配的問題,促進職住平衡,規劃新增公租房保障戶數(含租賃補貼)16萬戶。
加快解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的住房困難問題,到2025年,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供應11萬套以上,房價偏高或上漲壓力較大的大城市,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占新增住房供應總量的比例力爭達到30%以上。
城鎮棚戶區改造將注重和老舊小區改造政策有效銜接,計劃改造棚戶區50萬套。到2025年,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602個左右,房屋建筑面積12518萬平方米,惠及133萬戶。
全省規劃推進城市居住社區建設補短板行動,推進安全健康、設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居住社區建設。結合“未來社區”建設探索,促進房地產開發方式轉型升級。
交通:新增城市公共停車泊位20萬個
今后五年,全省將提高城市基礎設施體系化水平,優化交通空間結構,“城市病”有效緩解,讓安徽人享有更優品質的生活。
通過利用新增建設用地、公共建筑配建、新建立體停車場等方式,增加公共停車泊位。全省設區市新增城市公共停車泊位20萬個,設區市建成停車泊位管理信息化平臺。
完善城市主次路網級配,打通各類“斷頭路”,暢通“微循環”,治理一批道路交通堵點,到2025年,城市建成區平均道路面積率達到18%。設區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應能在30分鐘內到達對外客運交通樞紐,城市內主要綜合客運樞紐間交通連接轉換時間不超過1小時,加快構建步行和自行車等慢行網絡體系。
綠色:實現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零突破”
“十四五”期間,全省將加密綠色生態網絡,建成城市綠道2000公里以上,城市建成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5平方米以上,城市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80%以上。實現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零突破。
為減少垃圾污染,持續加強大件垃圾、建筑垃圾、園林綠化垃圾等處置設施建設。力爭到2025年底,所有設區市基本建成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全省基本實現城市原生垃圾“零填埋”。
針對城市污水污泥治理,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網4000公里,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20萬噸/日,基本實現污水管網全覆蓋和生活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加強污泥資源化利用,新增污泥無害化處置設施規模1200噸/日,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到90%以上。
(記者 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