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今年以來,棕櫚油期貨持續上漲。然而,5月,卻是棕櫚油期貨的分水嶺。從5月份以來,棕櫚油價格開始高點回落,步入“熊途”的原因是什么?
中輝期貨油脂研究員賈暉告訴記者,年初烏俄沖突爆發,作為全球最大的葵花籽油生產及出口國的烏克蘭,其出口及種植受到極大影響,引發市場對于油脂供應的擔憂。同時,年初東南亞棕櫚油減產季加上疫情因素影響,導致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不足,油脂供應短缺擔憂推升油脂價格上漲。
“豆油和棕櫚油價格的極端上漲明顯壓制了下游的需求,由于豆油和棕櫚油相對來說為偏低端用油,下游消費市場一部分是以量賺取利潤的食品加工企業和生產企業,由于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漲,極大地傷害了下游的利潤,且由于價格維持高位時間長達半年,預計導致很多消費端利潤受到嚴重傷害而消失。豆油和棕櫚油價格未來可能需要更長時間低位運行才能吸引此類消費的回歸。”南華期貨研究院農產品分析師邊舒揚說。
“隨著烏克蘭春季種植的結束,期價高位回落,而印尼在6月開始啟動棕櫚油出口加速計劃以及后續不斷加大力度的出口政策成為打壓此輪棕櫚油價格持續大幅下跌的主要推手。”賈暉說。
邊舒揚告訴記者,由于前期黑海沖突導致供應鏈不暢,印尼國內通脹高企決定停止棕櫚油出口,作為全球最大的棕櫚油供給國,停止出口導致供需嚴重不匹配,消費國庫存幾近干涸,但棕櫚油生產不可間斷,在停止出口期間印尼國內生產持續進行,其中印尼棕油一半的消費來自于出口,出口的暫停導致其國內漲庫嚴重,后續隨著印尼庫存壓力巨大,不得不重新放開出口甚至加速出口,因此導致價格的極端高位到回歸正常。
據悉,從美國農業部11月供需數據來看,2021/2022年度、2022/2023年度全球棕櫚油庫存消費比分別為23%、22%,是2008年以來的歷史最高。雖然印尼年度產量預計會有調減,但全球市場棕櫚油供應預期穩定,與此同時,東南亞棕櫚油生物柴油摻兌比例暫無新增亮點,雖然印尼B40蠢蠢欲動,但距離政策的正式落實仍有時間,而歐盟棕櫚油生柴卻需求面臨下降,需求端暫無利多推動,整體供需情況壓制棕櫚油走勢。“就馬來西亞及印尼的具體情況來看,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自6月以來持續回升,目前已經遠遠高于過去兩年同期水平,庫存壓力逐步顯現。而印尼出口政策推行后,其庫存壓力雖然有所緩解,但印尼庫存的轉移并不等同于庫存的消失,作為主要棕櫚油進口國的中國和印度,持續的進口導致其庫存大幅攀升,短期進口需求下降。”賈暉說。
賈暉告訴記者,本月馬棕櫚油產量及出口數據相對較好,但印度棕櫚油進口政策的收緊對期價形成打壓,若前20日馬棕櫚油出口數據表現強勁,則有利于緩解棕櫚油短線下跌,甚至存在反彈行情,但如果出口數據不及預期,則不排除棕櫚油2301合約短期有面臨回補前期下檔缺口的需求。
對于后市,邊舒揚認為,由于消費不振,預期棕櫚油可能短期還會弱勢振蕩。其中邊際影響主要為能源價格,需要關注后續美國對原油儲備的釋放態度。能源價格的高位運行將會給予棕櫚油的生柴消費明顯的增量,支撐其價格,一旦能源價格回落,棕櫚油價格將直接失去支撐,在國內偏弱消費和偏高庫存的狀態下,價格將跟隨能源價格下滑。
“雖然東南亞減產季到來,但前期積累的庫存及棕櫚油進口國短期進口需求的下降,導致棕櫚油短期期價回落,減產季的到來有利于棕櫚油供應及庫存壓力的釋放,也意味著棕櫚油最‘難過’的時期已經過去,可關注期價調整后的短期看多機會。但由于新年度庫消比仍然處于歷史高位,且生物柴油政策暫無亮點,趨勢看多空間有限。”賈暉說。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