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白羽雞產業鏈分工細化,海外引種受限影響行業供給。白羽雞行業規模化、工業化程度較高,上下游分工較為細化,產業鏈各環節集中度自下而上逐步提高。除了經營單一環節的企業,近年來全產業鏈經營企業發展較為迅速,大型企業均拓展下游深加工業務。2022年,海外禽流感疫情蔓延影響祖代引種,美國引種于4月底開始出現中斷,8月后海外引種有所恢復,1-9月引種量累計同比下滑22.7%。禽流感疫情加劇海外種雞供應不確定性,行業供應拐點或逐步臨近。
引種下滑影響后續供給,產業鏈自上而下依次受益。引種下滑的影響將在產業鏈逐步傳導,祖代、父母代、商品代企業有望依次受益。由于22年內引種下滑嚴重,按照正常生產周期,預計2023年下半年行業供給或明顯下降。我們根據每月實際祖代引種數量,建立量化測算模型,計算得到祖代和父母代存欄變化:預計23Q2在產祖代存欄量明顯下滑,同比下降約26%;對應23Q4在產父母代存欄量同比下降約6%,環比下降約4%。此外,強制換羽從供給量、時間的角度擾亂正常周期節奏,導致最終產量與祖代引種量難以對應。根據測算,在正常淘汰、換羽比例20%、換羽比例40%的情況下,相較于22Q3,預計24Q1在產父母代存欄量分別下滑約10%、7%、4%。
復盤2015-17年:關注一致預期對行業產能影響,父母代雞苗銷量是重要觀測指標。2015-2017年,由于海外禽流感影響,祖代引種量持續處于低位。按照引種周期推算,17年行業供給下行,雞價有望迎來上行。但由于行業內漲價預期過于一致,通過強制換羽等產能調節手段,引種缺口并未順利往下游傳導,2017年雞價表現大幅低于此前預期。從引種到最終的雞肉產出,分別經歷祖代存欄、父母代存欄兩個生產環節,因此只有雞苗銷量出現下降,才意味著引種缺口正在往下游傳導。16年上半年父母代雞苗供給增長與前期引種下滑相背離,銷售價格卻大幅上漲,或從側面反映行業補欄積極性以及對未來雞價的看好,最終導致2017年雞價并未如預期上行。
海外禽流感疫情致白羽雞祖代引種下滑,后續海外引種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行業或將迎來供需拐點,相關產業鏈企業未來利潤彈性可期。
風險提示
雞價波動風險、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疫情風險、食品安全等。
(文章來源:廣發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