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國內商品期市工業品板塊表現出較強走勢,其中,鐵礦石、滬銅、滬錫等品種全天維持偏高態勢運行,截至收盤,有9個工業品品種漲幅超2%。
多位分析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工業品板塊宏觀面壓力有所釋放,美元指數走勢下滑,而供需兩端相對偏緊,多個工業品品種期價走勢偏強,包括滬銅和鐵礦石等在內,其主力合約均實現較大反彈。短期來看,工業品品種期價走勢仍圍繞在供需面變化。
(相關資料圖)
美國當地時間11月2日,美聯儲宣布將聯邦基準利率目標區間上調75個基點到3.75%至4%之間,這也是年內美聯儲連續第四次加息。受此影響,美元指數有所反彈,但隨后便出現大幅下跌。多位分析人士表示,美聯儲加息符合市場預期,包括美元指數、國際油價和金價等在內,沉積已久的宏觀面壓力有所釋放。
自11月1日以來,國際工業品板塊表現出較強走勢,其中,倫銅、倫鋁、倫鋅和倫錫等多個品種連續多日維持偏高態勢。在內外盤聯動背景下,國內商品期市工業品板塊也保持較強走勢,滬銅、滬鋁、滬錫和鐵礦石等,多個交易日期價有所上漲。11月7日,國內工業品板塊依舊維持漲勢。截至收盤,滬錫主力合約全天漲幅接近6%,包括滬銅、國際銅、鐵礦石、焦煤和焦炭等9個品種,收盤漲幅均在2%以上。
自上周上漲以來,滬銅主力合約期價期間最高觸及66420元/噸,創下逾四個月以來新高,雖然目前期價有所回落但仍保持較高態勢運行。有分析人士表示,近日支撐滬銅乃至工業品板塊走高的主要因素在于宏觀面壓力有所釋放、美元指數沖高回落、供需面偏緊等,這也是相關品種主力合約維持偏高態勢運行的主因。
從基本面來看,中國10月份未鍛造銅及銅材進口出現明顯回落,且不及去年同期。同時,目前全球銅顯性庫存仍在下降,為銅價持續提供上漲支撐。上期所網站顯示,截至11月4日,當周銅庫存下降4376噸。
在本輪工業品板塊上漲過程中,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持續保持走高態勢,雖在11月1日觸及年內低點,但隨后連續走高,截至11月7日,鐵礦石主力合約2301實現五連陽。
中衍期貨投資咨詢部研究員李琦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我國鐵礦石供需尚處于平穩格局,但在環保壓力下,限產預期在提升。短期來看,在多頭情緒回暖下,鐵礦石期價或保持高位震蕩,但中長期來看,上漲勢頭難以持續。”
自上周以來,國內外鐵礦石期價處于聯動走勢。文華財經顯示,新加坡鐵礦石掉期主力12月合約在觸及階段性低點73.6美元后,已漲至目前的88.2美元高點。
東證衍生品研究院黑色資深分析師許惠敏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新加坡鐵礦石掉期價格在本輪上漲行情中一改跌勢,此前的疲軟態勢主要在于資金面驅動所致,這與國內鐵礦石期價相似。就國內基本面而言,鐵礦石期價的核心風險在于季節性累庫問題,當前成材品庫存大概率會通過鋼廠主動減產降低價格下跌風險,但減產力度如何有待觀察。短期來看,對比新加坡鐵礦石價格估值80美元/噸水平,國內對應的期價應在670元/噸左右,因此,鐵礦石期價后市還有反彈可能。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