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具清洗消毒是食品安全管理中的關鍵環節、重要保障,為了規范餐飲單位餐飲具清洗消毒管理,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安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市場監管局近期結合“學黨史、辦實事”實踐活動,深入推進“食品藥品安全區”創建,開展“凈餐館”專項整治。石嘴山市平羅縣也進一步加大對餐飲服務行業監管力度,對餐飲單位進行抽樣檢測,打造“陽光后廚”,呵護“舌尖安全”。
銀川市場監管部門要求,凡自行提供餐飲具的餐飲單位,必須配備與實際經營況相適應的餐飲具清洗、消毒、保潔設施,配備的數量應能滿足需要,清洗消毒水池必須做到專池專用。鼓勵餐飲單位使用蒸汽、遠紅外等熱力消毒方法,采用化學消毒的餐飲服務提供者要采取切實有效措施防止殘留,嚴格落實已消毒和未消毒餐飲具分開存放和保潔管理規定。各餐飲單位使用集中消毒餐飲具的,應查驗、留存餐飲具集中消毒服務單位的營業執照復印件和消毒合格證明;嚴禁使用包裝破損或獨立包裝上標注的單位名稱、地址、聯系方式、消毒日期以及使用期限等內容不全的集中消毒餐具飲具。截至目前,專項整治共出動執法人員28人次,檢查餐飲單位168家次,餐飲具快速檢測32批次,對檢查中發現的“消毒柜不接電”“餐飲具提前擺桌”“一盆水洗到底”“桌布擦干餐飲具”等問題,下發責令改正通知書5份。
平羅縣市場監管部門抽檢以隨機采樣的方式對餐飲單位的后廚食材和消費者使用的餐具作為主要抽檢對象,重點檢測餐飲具上的大腸桿菌、陰離子合成洗滌劑、為消費者提供的餐飲具清洗消毒以及殘留物相關指標是否合格或達標。抽檢中,執法人員使用餐飲具潔凈度快速檢測儀ATP進行檢測,檢測中發現個別餐飲單位為消費者提供的餐飲具清洗消毒不合格。經調查發現,消毒不合格的原因為消毒柜過小,盛放的餐具密度過大,致使餐飲具不能充分接受光照或輻射,從而未達充分消毒的效果,執法人員當場責令改正。此次專項檢查、抽檢著眼疫情防控常態化,全面落實“不達標就整改,不整改就停業”的要求,圍繞餐飲單位亮證經營、后廚衛生、就餐環境、餐具清潔消毒等方面進行逐一檢查,對發現問題的餐館,責令按照餐飲服務環境衛生標準要求進行整改。同時,要求餐飲單位負責人提高認識,強化餐飲服務主體責任,加強環境衛生整治,為消費者提供公筷公勺,確保群眾飲食安全。目前,共檢查餐飲服務單位268家,開展餐飲具快速檢測60批次,餐廳后廚衛生與操作規范有了明顯改善。
(張宏沛蘇亞萍劉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