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通水啦,我們也安心啦!”日前,在渝中凱旋路69號的廢品回收站里,業主徐先義高興地說。環顧四周,回收站面積不大,堆滿了廢舊材料等。徐先義指著屋頂告訴記者,“瞧,這就是新安裝的消防管道和噴淋設備,這邊還有煙霧探測器。”
在凱旋路69號,有大大小小的庫房多處,光線陰暗、易燃物多。“這建筑修好都幾十年了,以前的消防設施設備根本不能用。”徐先義繼續說,“今年3月,我們這里就發生了一次安全隱患,也給我們敲響了安全警鐘。說實話,我們也怕發生‘萬一’。”
不止凱旋路69號,凱旋路60號至85號、96號、98號片區均是同一時期的拆遷還建房,建成于20世紀90年代。這三棟大廈樓上為居民住宅,平層及以下樓層為商鋪、倉庫、車庫、幼兒園等,其中最大的4098平方米,最小的16.21平方米。由于年代久遠,消防設施設備一直處于癱瘓狀態,除了滅火器別無其他。
安全隱患,治就治本。南紀門街道聯合區消防救援支隊、區商務委、區公安分局南紀門派出所等對凱旋路60號至85號、96號、98號商業部分進行綜合檢查,并收集到倉庫、商鋪業主及使用人普遍存在的消防隱患整改意愿,以業主自行承擔整改費用的方式,在今年3月牽頭啟動整改。
“整改過程中,我們前前后后召開了近20次相關會議,邀請區消防救援支隊相關負責人和業主代表一起,商量整改的施工方案、資金的歸集方式,比選確定施工單位等等。”南紀門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整改的全過程都是由全體產權業主共商共議,群策群力,集體自主決定的。這樣的公開透明,也進一步增強了大家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
目前,公共部分的消防自動報警和聯動系統的主機以及主要線路、消防消火栓和噴淋系統的泵房及主要管線已全數安裝完成,20多戶商戶的自有部分消防隱患整改也已完成并于當日正式通水,其余各產權單位和個人自有部分的消防整改也將于12月底全數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