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高大且數量這么多的桫(suō)欏(luó)群,我還是第一次見到。”近日,安溪縣祥華鄉白荇村一山谷里發現了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桫欏樹,目前已探知的數量有200多株。看到山谷中遍布的桫欏樹群,泉州林業專家林彥云老先生不禁發出驚嘆。
桫欏姿態優美
隱身山谷 群落密集
【資料圖】
26日下午,記者同安溪縣林業局工作人員、祥華鄉村干部及林業專家林彥云等一同前往白荇村探查新發現的桫欏群落。
在一處山谷,幾株頂部呈傘狀的植物吸引了記者的注意。這些植物的樹干為圓柱形,樹頂長著許多大而長的羽狀復葉,向四方飄垂。背面可以看到許多星星點點的孢子囊群,孢子囊中長著許多孢子。林彥云仔細察看后,確認這些植物即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桫欏。
一行人隨后繼續往上爬,當來到海拔500米左右一處較為潮濕的山谷時,兩旁又出現了近10株桫欏。這些桫欏大部分高度在5米以上。它們姿態優美,頂部的枝葉向四周發散生長,并且自然下垂,猶如一把把巨大的傘。
繼續往山上約100米后,出現了更多的桫欏,大大小小有20多株,最大的一株高達11米,樹徑達30厘米。
“我以前見到的桫欏大部分高度在四米左右,而且數量沒有這么多。”林彥云介紹,近二三十年來,泉州各地陸續發現桫欏。例如安溪的龍門鎮、龍涓鄉、藍田鄉、云中山、豐田林場、白賴林場;永春的吾峰鎮吾頂、石鼓鎮卿圓、五里街鎮耕山隊、桃城鎮洋上;德化的南埕林果場、龍門灘石府;洛江的廣橋;泉港涂嶺鎮黃田;晉江原五里工業區等。其中,藍田鄉烏土村成片分布,其他多數為零星分布,數量從幾株到上百株。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探查過程中,記者一行人還發現了另一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福建觀音座蓮。
物種古老 價值多樣
“桫欏又稱樹蕨,是現存唯一的木本蕨類植物,被科學界稱為‘活化石’,很有保護價值。”據林彥云介紹,在約1.8億年前,桫欏曾是地球上非常繁盛的植物,與恐龍同屬“爬行動物”時代的兩大標志。恐龍滅絕后,桫欏生存了下來,成為地球上的“植物活化石”。
“桫欏樹的莖干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可作為中藥材使用。對桫欏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對當地地質變化、生物進化和生態演變的認識,對保護當地自然環境有重要意義。”林彥云補充道。
多措并舉 加強保護
“其實當地人比較早就發現有這些桫欏,只是當時不知道這些植物的名稱和價值。”祥華鄉護林員黃建成告訴記者,前段時間,村干部和護林員在巡查山林過程中,拍了一些照片發到“祥華鄉旅游資源推薦群”。鄉干部感覺類似“桫欏”,便把照片發給林業專家確認。當地林業專家到現場核實后,確認為桫欏。黃建成說,目前該山谷已探知的桫欏沿溪密集分布,數量已有200株以上。溪谷兩邊外圍還有零星分布,尚未統計。
“接下來我們將制定一系列方案,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保護這些桫欏。”祥華鄉統戰委員陳偉強表示,下一步他們將配合林業部門查清該桫欏群的數量、生長狀況及樹齡等,如符合古樹名木標準的,將向上級主管部門申請掛牌保護,并且增加巡查人數和巡查頻次,杜絕盜采、砍伐等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