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世代”一詞的發展,Z世代已經成為互聯網的主力軍,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受社會背景的影響,這一群體有著明顯的特征:他們害怕孤獨,喜歡交朋友,渴望表達,但又時常社恐,很想在網絡上展示最真實的自己。在這一需求下,Soul的出現顯得順理成章。相信對Soul創始人張璐來說,“降低孤獨感”這個目標會一直存在,未來也將不忘初心,始終以此作為核心要解決的問題。
Soul創始人張璐:Soul并非熟人社交,用戶可以真實表達
在目前的傳統社交平臺中,其實很多都是依賴于現實中的關系網,比如微信、QQ等。在這樣的線下關系網里,Z世代在公共場所的表達受到了很大限制,他們在發表言論或分享見聞時,通常都會思考自己的想法會被他人如何看待,糾結到最后,往往會選擇不發或者少數人可見。
其實對于這一點,Soul創始人張璐也深有體會。張璐在訪談中曾提到,Soul這款產品的推出,最初完全是出于自身的一個樸素愿望。“當你想在網上發一些心里話,但想到發朋友圈可能不太合適,發微博上也沒有人回復,最后只能發在了QQ空間,并且僅對自己可見。”所以,讓用戶可以隨時發表自己的言論并且無壓力的表達,也是Soul一開始成立的初衷。
在Soul上,用戶在表達時,完全不需要擔心別人的看法,因為在這個環境下,用戶之間互不知曉彼此真實身份,也就不存在社交時的壓力了。
(Soul的星球廣場)
Soul開創多元化社交方式,降低社交壓力
為了讓用戶可以在Soul無壓力地進行表達,Soul也在諸多環節中進行了降低社交壓力的設計。首先是弱化外形帶來的干擾,如不支持真人頭像。用戶在選擇頭像時只能使用平臺“捏臉”而成的卡通頭像,視頻聊天時也只能用系統生成的“臉基尼”遮擋臉部;另外在信息流的呈現上,Soul也采用去中心化的分發機制,平衡熱度與匹配度的影響,讓每個人的內容都得到公平展示,減少流量偏好對用戶表達造成的干擾。
(視頻聊天時的臉基尼)
作為Z世代聚集地,Soul的社交網絡形態也呈現出區別于傳統產品的特征,其中最明顯的是圈層化、社群化的社交方式。在Soul,用戶可以為發布的內容打上標簽,從而界定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并使內容觸達有相同興趣愛好的人,如音樂、文史、影視、游戲、萌寵等。同時,Soul也會注重發掘用戶在瀏覽內容、評論、聊天、搜索等行為中表現出的偏好,以此來為其推送可能感興趣的人和內容。
Soul創始人張璐的初心是:讓天下沒有孤獨的人。在Z世代帶來的社交新浪潮下,Soul注重他們的內心表達,社交需要,不斷地滿足年輕人變化多端的精神追求。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Soul創始人張璐也將帶領團隊在產品和運營方面更加努力,引領著Z世代中更多的Souler一起前行。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