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公告,徐雷后續將負責京東集團各業務板塊的日常運營和協同發展,繼續向劉強東匯報。而劉強東則會把更多精力投入到長期戰略設計、重大戰略決策部署、年輕領軍人才培養和鄉村振興事業中。
其實早在兩年前,劉強東就開始卸任京東集團旗下近百家公司的高管職務,其中對京東物流、京東數科、京東零售三大子公司的卸任尤其引人關注。
外界曾一度傳聞,劉強東即將“退休”,開始自由生活。不過據接近京東高層人士透露,卸任京東集團CEO之后,劉強東仍會參加京東每月的戰略執行委員會會議、經營分析會等,并不會真的遠離公司業務。
除此之外,劉強東仍是京東實際上的掌控者。
根據2021年4月,京東集團在港交所披露的持股情況,劉強東通過員工持股平臺和家族信托計劃共持有約4.345億股京東普通股,占比13.9%,對應的總投票權更是高達76.9%。
雖然在今年2月,劉強東向第三方基金會捐贈6237.66萬股B類普通股作慈善用途,但捐贈后,劉強東所持股份仍然高于沃爾瑪,同時投票權也依然占據主導地位。
據財經媒體報道,劉強東退居二線,除了削弱個人給公司帶來的負面影響之外,還意在扶持更多有能力的年輕人上位。據了解,在多次進行人員調整之后,目前京東集團80后管理者占比達到91%,已經成為京東集團的中堅力量。
不只是劉強東,最近幾年在互聯網行業尤其是電商領域,創始人的退居幕后并不罕見,在此之前,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也都紛紛辭去了相應的公司職務。
有業內人士分析道,隨著互聯網紅利的消失殆盡,頭部電商平臺已經初步完成了擴張使命,創始人的急流勇退一方面有助于公司在人才選拔,經營制度上的完善;另一方面,基于未來的戰略規劃可能比當下的經營策略更為重要,創始人退居幕后能夠更為全面和客觀地審視行業發展的長遠趨勢。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阿里、京東、拼多多三大電商巨頭在國內的年活躍買家數分別約為9.79億、5.7億、8.7億。
與此同時,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所發布的第4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021年底我國網民規模增至10.32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3.0%。
也就是說,三家公司年活躍用戶數分別占據我國網民規模的94.8%、55.2%、84.3%,已經基本完成了用戶覆蓋,但彼此間的用戶重疊率較高,其獨占率較低。
對于三家公司而言,時代流量紅利已逝,用戶增長舉步維艱,未來彼此都需要在用戶留存、消費黏性和流量轉化上付出更多努力。
此外,抖音、快手、順聯動力等新形式電商的出現也在不斷挑戰著傳統電商格局。
以近年來頻上熱搜的私域電商平臺順聯動力為例,目前在下沉市場對淘寶和拼多多都構成了極大威脅,順聯動力所主導的創客經營模式,圍繞每個用戶開拓熟人經濟圈打造私域流量池,以最小的成本代價完成了平臺用戶的初步積累。
不僅如此,順聯動力還針對九千萬用戶的消費需求不斷孵化自有品牌,并在平臺首發上線大面積推廣,一方面為新品迅速占領市場而造勢,另一方面也滿足了用戶近年來不斷變換的消費需求。
此前在順聯動力平臺上線銷售的新消費品牌朵杞、向鮮等,都成為轟動一時的平臺爆品,朵杞上線一年甚至賣出了高達1360萬瓶的驚人銷量。
今年4月6日,順聯動力更是整合此前在大健康領域的運營經驗,正式成立順聯健康業務板塊,在私域電商和直播業務之外,開辟探索平臺發展的更多可能。
據了解,順聯動力目前已經形成了多條業務主線、全方位發展的格局,在它身上可以看到阿里、京東等老牌電商巨頭的部分影子,但更多的是區分于傳統電商的活力與新樣態。
有消息指出,在今年稍晚時候,順聯動力有可能會借助港股中天順聯完成平臺和公司的整體上市,目前二者已就相關合作簽署諒解備忘錄。
從十幾年前淘寶打著燈籠都找不到對手的一超格局,到當下的群雄割據各霸一方,中國電商在競爭中不斷發展革新。
中金公司在最新一份研報中稱,展望2022年,疲弱的消費趨勢疊加疫情帶來供應鏈沖擊,有望協助多數公司在上半年確認業績低點;而下半年,考慮到電商有望為全年經濟增長目標的達成貢獻重要力量,以及去年下半年的低基數,業績有望見底回升。目前電商估值均處于歷史低位,公司紛紛加碼回購計劃,建議關注電商板塊。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