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鐵加速發展水電水利工程邁出關鍵一步。
5月13日,中國中鐵(601390.SH)發布公告,擬以110億元為對價收購云南省信用增進有限公司(簡稱“云南信增”)持有的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滇中引水公司”)33.54%股權。
滇中引水工程是我國目前在建規模最大、投資最多的水資源配置工程,總投資額達到1245.8億元。
與此同時,中國中鐵迎來業績開門紅。2022年一季度,中國中鐵實現營業收入2670.97億元,同比增長12.7%;歸母凈利潤75.87億元,同比增長17%,新簽合同額6057.4億元,同比增長84%。公司新簽訂單中,基建業務增速較快,其中公路、市政增速均超過100%。
加快培育發展水利水電業務
滇中引水公司成立于2019年1月,主要從事滇中引水工程(一期)的建設管理。截至公告日,中國中鐵、中鐵開投、云南省國資委、云南信增、云南工投及云南省投分別持有標的公司5.17%、14.66%、14.82%、45.38%、19.21%及0.76%股權。
據披露,中國中鐵此次擬出價110億元收購滇中引水公司33.54%股權,交易對方是云南信增,云南信增為云南省國資委全資子公司。交易完成后,中國中鐵直接和間接持股將增至53.37%。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滇中引水公司資產總額為354.8億元,凈資產為352.57億元,評估值約為327.97億元。由于目前滇中引水一期工程尚處于建設期,公司尚無營業收入和利潤。
滇中引水工程是國務院確定的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中的標志性工程,也是云南省有史以來投資最大的水利扶持工程,總投資額達到1245.8億元。
資料顯示,滇中引水工程全線各類建筑物總長755.44公里,其中輸水總干渠總長664.24公里,相當于北京到河南鄭州的距離。項目將從金沙江干流引水至滇中地區,途徑麗江市、大理州、楚雄州、昆明市、玉溪市、紅河州6個州市,從而緩解滇中地區城鎮生產生活用水矛盾。
“實施本次收購,有利于中國中鐵及所屬成員企業加快培育和發展水利水電業務板塊,有助于公司繼續深入參與云南省境內乃至全國各地水利水電工程項目。”中國中鐵表示,水利水電工程是公司“十四五”發展規劃中開啟第二增長曲線、大力培育的新興業務之一。
中國中鐵表示,通過與云南省相關公司在標的公司開展股權合作,不但是“央企入滇”的延續和深化,更是打造央地合作典范的有益嘗試,將借助公司產業優勢、先進管理和資金實力,力促滇中引水工程保質保量如期完工,助力云南省基礎設施建設再上新臺階。
業績迎開門紅訂單倍數增長
中國中鐵擁有120多年的歷史淵源,是中國民族工業的先行者和鐵路建設的開拓者。作為全球最大建筑工程承包商之一,中國中鐵業務范圍涵蓋了幾乎所有基本建設領域,包括鐵路、公路、市政、房建、城市軌道交通、水利水電、機場、港口、碼頭等。
如今,中國中鐵已發展成為集勘察設計、施工安裝、工業制造、房地產開發及其他業務于一體的特大型企業集團,全球最大的建筑工程承包商之一,總資產過萬億,工程項目遍布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科技水平在諸多領域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2007年,中國中鐵在A股上市,當年營業收入達1805.07億元、凈利潤31.63億元。此后,除了2008年、2011年,凈利潤有過調整外,其余年度均為持續增長。
2019年-2021年,其營業收入分別為8508.84億元、9747.49億元、1.07萬億元,同比增長14.92%、14.56%、10.11%;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36.78億元、251.88億元、276.18億元,同比增長37.68%、6.38%、9.65%。
2022年一季度,中國中鐵實現營業收入2670.97億元,同比增長12.7%;歸母凈利潤75.87億元,同比增長17%,新簽合同額6057.4億元,同比增長84%。
在今年一季度整體需求偏弱的背景下,訂單大幅增長也體現了行業集中度的提升及公司競爭優勢的凸顯。中國中鐵新簽訂單中,基建業務增速較快,其中公路、市政及其他增速較快,均超100%,傳統鐵路業務增長僅為7.9%;房地產銷售簽約合同額同比下滑28.4%。
公司董事長陳云表示,2022年,公司計劃實現營業總收入約11200億元,預計新簽合同額約29300億元。重點任務之一是全力搶抓市場機遇,在城市更新、水利水電、水務環保、清潔能源、港口航道碼頭、機場建設等新領域新市場取得更大突破。
中國中鐵每年研發投入超百億,涌現出一大批填補國際國內技術空白的技術和裝備產品。
2月18日,公司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研發投入99.4%為企業自籌資金,少部分為國家撥款。公司研發投入以工程項目為依托,以重點解決施工生產一線的技術難題為主攻目標,公司的全斷面隧道掘進機、橋梁用鋼結構、道岔、電氣化鐵路接觸網產品、架橋機等五項產品榮獲工信部認定的制造業單項冠軍。
截至2021年6月底,中國中鐵累計榮獲國家科技進步和發明獎127項,其中特等獎5項、一等獎16項,榮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含國家認可的社會力量設獎)3,817項,共榮獲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152項。(記者 江楚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