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我國新能源汽車首批入局者,北汽藍谷近兩年積極推進以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轉型升級,瘦身健體,狠抓經營質量,潛心打造極狐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去年12月,極狐品牌月銷量首次突破1000臺。
近日,北汽藍谷披露了2021年業績,顯示去年的營業收入86.97億元,同比增長64.95%,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49.85億元,現金流轉正。
一系列跡象表明,北汽藍谷的經營狀況正在企穩回升。正如一位接近北汽藍谷的知情者透露:“去年,公司毛利和經營現金流雙雙轉正,經營業績明顯改善,已經走過了至暗時刻。”
資源聚焦,關鍵指標大幅改善
過去幾年,北汽藍谷確實發展很快,但戰線拉得過長,從幾萬元的EC系列國民車,到十幾萬的EU系列品質車,再到二三十萬的高端車,主流市場全面覆蓋。在技術日新月異、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各條產品線都需要較大的投入,如何控制出血量、提升造血能力,是一個嚴肅的考驗。
經過研討,北汽藍谷于2020年確定了聚焦極狐品牌、“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戰略方向,按照市場規則全面提升對私銷售能力,積極鞏固對公市場優勢。
同時,采取一系列舉措提升經營質量。通過優化資產負債結構,2021年壓降有息負債48億元,完成55億股權融資,年末資產負債率大幅降低。聚焦經營主業,加快非主營虧損業務的壓減退出,推進無效及閑置資產盤活,實現最大程度止血。自主研發的三合一電驅動系統項目進入產業化階段,產品收益狀態有效改善。積分交易達成10億元以上,電子電氣架構平臺實現技術輸出創收6億元,為公司創收有效開源。由此,虧損額大幅減少,扭虧成效顯著。
技術驅動,細節鍛造品質極狐
產品是企業安身立命的根本。從喬布斯嚴苛打磨“蘋果”,到張瑞敏怒砸“不合格海爾冰箱”,只有把握好細節,才能做出好的產品。
早在2016年,北汽藍谷就與全球知名豪華汽車制造商麥格納深入合作。雙方在2019年底建成北汽藍谷麥格納高端智造基地,引入麥格納MAFACT生產運營管理體系
為了進一步提升極狐品質,北汽藍谷打造了全冗余架構電動平臺——BE21,采用了“上鋼下鋁”車身結構、干濕分離熱管理設計、電池箱體膠鉚復合工藝集成設計等一系列高端或首創的技術工藝,全面提升產品安全性、可靠性。同時,還斥資20億建了一個行業領先的新能源汽車試驗中心,覆蓋6大關鍵核心領域,擁有88個試驗室,為高端品質保駕護航。
在智能化方面,北汽藍谷通過與華為、百度的深度合作,加速實現產品布局。極狐阿爾法S全新HI版搭載華為HI全棧智能駕駛解決方案,配備3顆激光雷達,連同31個傳感器,可以實現全場景點到點的通行能力,是國內首款L4 級別高階自動駕駛的量產車型。
得益于一個個細節的嚴苛打磨,極狐產品優越的性能獲得了專業媒體和用戶的廣泛認可,斬獲中國“十大車身”“十大智能座艙”等諸多獎項,樹立了“真安全”、“真續航”和“智能駕駛天花板”的技術標簽。
蓄力反彈,高端轉型成效初顯
極狐的市場表現,是驗證北汽藍谷轉型成功與否的主要“成績單”。2021年,極狐整車批發6006輛,同比增長747%,終端銷售近5000輛,同比增長1387%,全年銷量持續爬升。
取得這樣的成績,對北汽藍谷來說并不簡單。過去,北汽藍谷銷量較多依賴對公市場。極狐品牌發力不僅意味著全新的產品,更意味著全新的營銷體系能力。
萬事起頭難,在2020年10月極狐阿爾法T上市的時候,極狐在全國只有兩個體驗中心,到2020年底也只有6家店。而到目前為止,極狐在全國已累計開設門店108家,全國純電目標市場覆蓋率達 82%,越來越地區的消費者可以實地品鑒極狐的產品。
同時,北汽藍谷強化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通過構建直銷+分銷的銷售體系、樹立“跪”的用戶服務意識以及創新品牌推廣活動,全面重塑和提升對私運營能力。2021年,極狐品牌曝光超125億次,老用戶轉介紹率超40%,線上線下、公域私域協同發力,持續擴大品牌熱度與市場口碑。
上述人士表示:“今年,極狐將在穩定業績能力的基礎上,逐步向月銷2000、3000、5000輛發起沖刺。”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