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去年7月份的一次訪談中,方巍就表示,線上單一場景與線下單一場景,其實都無法滿足當下用戶的需求。站在用戶的角度,他們已經不拘于純線上或純線下場景,因此國美的發展策略調整為雙平臺數字化轉型,也就是通俗所指的“線上線下融合”。而早在2019年,國美就完成了線上線下全場景升級。
去年秋天,國美通過長期租賃協議與五大資產托管協議的方式,先是強化了線下平臺“國美家”的業態容納能力,隨后又強化了線上、線下、供應鏈、物流、大數據&云與共享共建六大平臺的協同能力。多措并舉之下,國美顯然在加快“家·生活”戰略第二階段的落地進度。
先來說下“業態容納力”,國美零售副總裁趙麗明曾表示,國美家是以展示體驗、家延伸、家娛樂和本地生活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線下服務平臺,其中涉及48個業態與128個細分類目的組合與分拆。但目前為止,國美以10萬平方米以內的商圈店和區域店為主力店型,受制于經營場地的限制,對業態形成了一定約束。
因此,國美在北京和長沙兩地建設的城市展廳,最大的特征就是“大”,單個經營場所建筑面積都在10萬平方米以上,能夠充分容納更多的經營業態。從經營性質來看,國美城市展廳也掙脫了傳統賣場的束縛,更像是一個類似萬達的綜合性購物廣場,只不過側重點緊扣家電、家用、家裝、家居與家服務五大賽道。在可預見的將來,國美會將“打扮家”與“國美管家”等線上服務能力線下實體化,而國美城市展廳顯然是一個最佳的容納載體。
隨后,國美又通過托管協議的簽訂以及新任高管層的人事任命等措施,強化了國美零售體系內的六大平臺協同作戰能力。要知道,相比傳統線下零售企業,國美具備更強的“互聯網思維”,尤其是線下“國美家”的所有門店都能與線上真快樂APP進行聯動,實現線下試用線上交易,或者線上領券線下優惠等全場景融通體驗。
托管協議簽訂完成后,國美零售正式由供應鏈主導的公司升級為具備供應鏈能力的平臺主導型公司,為全零售生態共享平臺的閉環合攏創造了先決條件。第三方零售從業者可以依托于國美提供的共享共建平臺,迅速“借用”國美其它五大平臺的基礎設施能力,使之縮短供應鏈上下游路徑,提高物流履約效率優化庫存率,以及利用縣域銷售渠道觸達長尾用戶等。
在去年全零售大會現場,近百家重要合作伙伴與國美正式簽約,拉開共建共享的發展序幕,共同夯實全零售生態共享平臺底座。如今,國美共享共建已構建完成供應鏈平臺和流量平臺,逐步實現數據共享、會員打通和積分互換,引進了KOL/KOC、生產商、渠道商三端入駐。截至今年2月底,入駐的KOL/KOC已達2000個以上,生產商4200家,渠道商6000家。
在全零售生態的引領下,國美重塑了底層估值邏輯,開啟了“家·生活”戰略第二階段。方巍表示,國美將進一步整合各類伙伴的資源和能力,攜手各方,共同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零售業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服務中國家庭,守護人民的美好生活。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