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顯示,去年全年中天順聯共錄得營收約3.56億港元,同比增長41.7%;錄得毛損約950萬港元,相較去年同期的3037萬港元有了大幅收窄。
雖然在疫情的反復肆虐下,中天順聯的主營建筑業務面臨著成本劇增和項目停工的巨大挑戰,但在過去一年中,中天順聯也成功將電子商務等一系列創新業務培育成了新的收入增長點。
據了解,中天順聯的電子商務業務收入主要來自于其子公司中宏順聯,2021年度該項業務貢獻了約2573萬港元營收,相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756.7%,占據全年營收的7.2%。
不僅如此,由于較高的凈利水平,電子商務業務在2021年度實際上為中天順聯貢獻了最多的凈利潤,也成為公司未來轉型的首要方向。
因此,中天順聯在公告中一再表示,將進一步加強在電子商務行業的業務拓展,除加大與品牌商家的戰略合作外,也在著手打造行業認可的自有品牌商品,期望在3年內,借助中宏順聯打造和孵化自有品牌的核心商品。
此外,子公司中宏順聯的另一個重要股東,浙江順聯也成為了上市公司的重點合作對象,在財報中中天順聯直言不諱,擬通過可變動權益實體安排實際控制浙江順聯的營運以及全部經濟權益及利益。
據了解,浙江順聯創立于2004年4月,全稱為浙江順聯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是浙江省商務廳首批認定的電商服務企業。
2015年10月,浙江順聯旗下電商平臺順聯動力正式上線運營,截至2020年底,平臺注冊用戶超過9000萬,匯集商品種類也達到千萬級別。
市場普遍預期,浙江順聯的電商資產一旦注入中天順聯,上市公司除了營收凈利等財務上會得到極大改善,其行業類別也會被重新定位,隨著中概股的逐步回暖,未來電商業務取得更高估值水平值得期待。
相較于原有建筑業務的改善,電子商務業務的后續發展可能是所有投資人更為關注的公司成長點,中天順聯的這份財報透露出了點點新氣象,但作為此前停牌長達八個月的上市公司而言,轉型腳步可能還是慢了一些,畢竟時代機會和政策紅利從不等人。
中天順聯能否走出泥潭,還要看后續與浙江順聯在電子商務方面的接洽發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