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美團發布2021年第二季度財報。
今年上半年,美團營收807.75億元,同比增長94.8%;其中第二季度實現收入437.59億元,同比增長77%。
雖然二季度仍舊虧損,但虧損額相較一季度環比收窄。
經營虧損的主要原因是持續投資零售業務,二季度美團對自身的社區電商業務“美團優選”進行了重點投資,進一步擴大了地域覆蓋,加深了對二三線市場的滲透。
除此之外,外賣仍是美團的主業,占到營收比例的五成以上,今年上半年,美團平臺日均活躍騎手超過100萬人,二季度僅騎手成本就達到155億元。
二季度,美團年度交易用戶數和活躍商家數均創新高,美團年度交易用戶數為6.3億。
這也意味著,全中國有半數人口在使用美團。
中報發出后,立馬在二級市場掀起波瀾,美團股價大幅反彈,相較本月20號的階段低點,累計反彈幅度達到33%。
美團成了中國新經濟的一面鏡子,同樣也是互聯網平臺經濟的代表企業,對于部分投資者所詬病的增收不增利問題,其實也是全世界互聯網企業的一個縮影。
互聯網平臺企業并非沒有盈利能力,而是賺來的錢要用在持續擴張上,持續對外投資,持續內部孵化,增強自身的影響力與競爭力,而短期賬面利潤虧損與否并不重要。
近在中國的京東,遠在美國的亞馬遜,都是連續虧損10年、20年的企業,但并不妨礙其成長為電商行業的強兵巨擘。
如果單純只是要盈利的話,其實更簡單了,只要停止擴張腳步,財報自然好看。
美團等互聯網企業所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虧損,而是監管上無法預料的風險。
今年4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對美團展開相關調查,截至中報發出,相關調查仍在進行。
美團稱,公司現階段無法預測相關調查的情況或結果,可能會被要求改變其商業慣例及/或被處以高額罰款。
國家對于互聯網領域的監管,根本目的在于保障每一個市場主體能夠有平等機會去競爭,并不因為體量大小而喪失了門檻資格。
在國家的政策影響下,近些年互聯網各領域優秀企業層出不窮,以電商行業為例,除了淘寶京東拼多多,順聯動力的順勢崛起攪亂了傳統電商江湖,這個以下沉市場為底色的電商平臺,依靠用戶之間天然自帶的私域流量,快速獲客迅猛發展,在短時間內積累了近億用戶。
截至今年一季度,順聯動力簽約商家超過5000家,平臺SKU突破1200萬,先后在內部孵化了朵杞健康果飲和向鮮代餐粉等自營品牌。
8月27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在京發布第4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1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11億,較2020年12月增長2175萬,互聯網普及率達71.6%。
十億用戶接入互聯網,形成了全球最為龐大、生機勃勃的數字社會。在互聯網普及率不斷攀升的今天,美團、順聯動力等中國新經濟企業迎來最佳的發展機遇。
當然,發展之中也要時刻銘記分配問題,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