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海南省民政廳舉行“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新聞發布會”。據悉,11月,海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海南省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立足新的歷史方位和時代要求,對未來一個時期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作出系統部署和規劃。
建立基于居住證的社會救助制度
據了解,《實施方案》主要有以下五項創新:
(一)全面實施社會救助“放管服”改革。全省推行低保、特困、臨時、低保邊緣家庭認定審核確認制度改革,統一將審核確認權限下放,形成鄉鎮(街道)審核確認、市縣民政局監管的辦理模式,有效破解社會救助不可及、不便民問題。建立“調查+核查+抽查”多維監管模式,確保審核確認權限下放“接得住”“管得好”。
(二)促進提高社會救助精準度。從強化政府核查手段和推動社會救助對象誠信申報兩方面發力,提升社會救助精準度。一是推動銀行金融資產信息聯網查詢、建立流動人口跨省查詢通道,解決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查詢不全面的問題。二是建立社會救助失信懲戒機制,形成對誠信申報家庭狀況和財產的有效約束,從源頭上解決騙保問題。
(三)建立基于居住證的社會救助制度。打通縣域政策壁壘,海南戶籍居民,省域范圍內可自主選擇在戶籍地或憑居住證在居住地申辦各項社會救助;打通城鄉政策壁壘,適應城鎮化趨勢,我省農村轉移人口,可憑居住證在居住地申請城市低保,避免戶居分離的群眾申請社會救助“兩頭跑”。
(四)發展服務類社會救助。回應困難群眾多元化救助需求,在救助方式上從資金物質為主,逐步形成“物質+服務”的救助方式。完善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政策措施,逐步探索為救助對象提供訪視照料、心理疏導、資源鏈接、能力提升等服務。
(五)創新發展急難社會救助。針對突發事件引發的困難,《實施方案》細化了急難救助的六種情形,并吸收了疫情防控的經驗,提出緊急情況下“先行救助”、“容缺救助”,著力增強救助的有效性、及時性。
熱點問答
問:下一步將采取哪些措施推動社會救助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答:“十三五”以來,全省民政系統聚焦“擴面”、“兜底”、“提質”,圓滿完成脫貧攻堅兜底保障任務,堅決筑牢了脫貧攻堅的最后一道防線。下一步,將深化社會救助改革,在鞏固拓展兜底保障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中彰顯民政擔當。
一是加大城鄉社會救助制度統籌力度。加大農村社會救助投入力度,縮小城鄉低保標準差距,適時實現城鄉低保標準統一。出臺海南省最低生活保障審核確認辦法,修訂海南省特困人員認定辦法,規范低保、特困經辦服務流程,推進低保、特困供養制度城鄉一體化運行。
二是建立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預警機制。建設全省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數據庫和動態監測信息平臺。加大對低保對象、特困人員、低保邊緣家庭、易致貧返貧人口、突發嚴重困難戶等城鄉低收入人口監測力度,形成對城鄉低收入人口常態化救助幫扶機制。
三是完善主動發現快速響應機制。建立縣、鄉鎮(街道)、村(居)委會主動發現救助三級管理網絡。
問:將采取哪些措施建立健全與自貿港建設相適應的社會救助制度體系?
答:關鍵要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要堅持全面覆蓋。建立健全低保、特困、低保邊緣家庭多層次救助體系。根據低保邊緣家庭實際需要及時給予相應的醫療、教育、住房、就業等專項救助。同時,要加強臨時救助,著力消除戶居分離、人口流動造成的救助真空地帶,確保在瓊各類困難群眾都能得到救助。
二是要堅持高效便捷。實施好社會救助審核確認改革,最大限度簡化流程,最大限度優化服務,最大程度統籌救助信息和資源,避免群眾來回跑。
三是要堅持精準施救。加強社會救助對象動態管理,重點解決社會救助對象銀行金融資產查詢信息不全面問題,推動與全省各大銀行建立信息共享機制,逐步實現省域內低收入人口聯網查詢全覆蓋。完善低收入人口經濟狀況核查聯動機制,建立跨省人群信息核對通道,提高救助精準度。
四是要堅持誠信救助。建立社會救助誠信承諾制度,強化社會救助對象履行誠信申報義務,涵養社會救助對象誠信意識,營造誠信救助社會氛圍。
問:在瓊務工、就業人口增多,針對這類人員有什么救助舉措?
答:為適應自貿港人員進出自由便利的新形勢,將著力建設覆蓋海南常住人口、輻射流動人口、高效靈活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社會救助體系,加大流動人口的臨時救助力度,為來瓊務工創業人員解除后顧之憂。
一是強化對在瓊流動人口的應急救助。在瓊旅游、探親、務工、訪學等流動人口,如遭遇交通事故、溺水死亡、突發重大疾病等造成重大財產損失或人身傷害等遭遇特殊困難需立即采取救助措施的情形,以及因突發公共事件、自然災害、寒冷高溫等極端天氣影響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可向居住地或急難發生地的鄉鎮(街道)申請臨時救助。
二是提高臨時救助效能。健全鄉鎮(街道)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鄉鎮(街道)可根據在瓊遇困人員相關情況,直接啟動“小金額先行救助”,事后補充說明情況。突發緊急情況下暫時無法核實的信息,可憑申請人誠信承諾“容缺救助”。豐富臨時救助方式,根據救助對象急難情形和基本生活需要,發放衣物、食品、飲用水等物品。(記者鐘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