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12點確定降息!抓住最后一天機會!”連日來,銀行客戶經理的存款“降息”通知盛行在朋友圈。
繼國有大行、股份行9月初下調存款利率后,城農商行也在火速跟進。近日,北京銀行、上海銀行、蘇州銀行、重慶銀行、齊魯銀行、青島銀行等陸續宣布調整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不同期限的定期存款調降幅度為10-35個BP,中長期存款利率調降幅度較大,年利率3%以上存款產品已較為罕見。
中小銀行加入存款利率下調隊伍
(資料圖)
城商行先行調降存款利率,距離上次調降僅僅時隔不到三個月。北京銀行率先于9月2日起下調存款利率,調整后的整存整取一年期存款年利率為1.75%、二年期年利率為2.1%、三年期年利率為2.25%。
蘇州銀行自9月6日起調整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調整后的整存整取一年期存款年利率為1.7%、二年期年利率為2.1%、三年期年利率為2.4%,分別下調10個BP、20個BP、35個BP。
齊魯銀行于9月4日起執行新的人民幣存款利率,調整后的整存整取一年期存款年利率為1.65%、二年期年利率為2.0%、三年期年利率為2.35%。
上海銀行、重慶銀行自9月5日起調整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重慶銀行調整后的整存整取一年期存款年利率為1.55%、二年期年利率為1.85%、三年期年利率為2.2%。
此外,還有不少農商行、村鎮銀行、農信聯社近期發布調整存款利率的公告,例如廣東揭東農商銀行宣布自9月7日起調整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調整后的整存整取一年期存款利率為1.5%、二年期存款利率為1.85%、三年期存款利率為2.2%。
通常在國有大行、股份行下調存款利率后,中小銀行也會陸續跟進,這有利于維護存款市場政策秩序。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李一帆認為,存款掛牌利率調整一般呈現“大行率先調整、其他銀行跟進”的“領導者定價”特點,在此次國有行和股份行調整之后,預計后續或將有更多的中小銀行跟進下調存款利率。
緩解銀行凈息差下行壓力
保衛凈息差,是銀行下調存款利率的主要動因。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我國銀行業凈息差為1.74%,低于1.8%的監管合意水平。
中小銀行下調存款利率更為迫切。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城商行凈息差為1.63%,低于銀行業平均水平。
中泰證券研究所所長戴志鋒在研報中寫道,此輪存款利率下調符合預期:一是存款呈現定期化趨勢,加強長期定期存款的利率下調幅度,有助于銀行穩定凈息差,推動儲蓄向消費和投資轉化。二是存量房貸利率即將下調,銀行需要負債端的配合調整來應對資產端的壓力。
中國銀行研究院報告顯示,2023上半年,58家上市銀行存款規模達197.01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近10%,增勢依然延續,存款占負債比重也進一步達到階段性高位。同時,存款定期化趨勢更加明顯,定期存款占存款總規模比重突破55%水平,較上年末進一步上升,長期限存款占比也有所提升。相應地,銀行存款成本持續上升,加劇負債成本上行壓力。
“下調存款利率,是銀行根據市場變化和自身經營發展需要做出的主動調整行為。”李一帆表示,在近期存量按揭利率下調政策落地的背景下,未來銀行存量房貸利率面臨調降壓力,導致凈息差持續承壓,銀行經營面臨一定挑戰。因此,銀行要穩定凈息差空間,保障經營和抗風險能力,調降存款利率對沖壓力的主動調整行為應運而生。
事實上,存款利率已歷經多輪下調,本次下調為年內第3次調整,今年4月、6月也曾下調存款利率。
自2022年4月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建立以來,存款利率下調一共經歷5次,首次為2022年4月,以中小銀行為主,1年期以上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額存款利率下調10BP左右;2022年9月,部分全國性銀行下調存款利率;2023年4月,中小銀行跟進去年9月國有大行補降存款利率;2023年6月,國有大行再度開啟一輪存款利率下調。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