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本周的PP市場像月初的大類資產一樣被各種“小作文”圍繞,先有傳言各PDH裝置嚴重虧損,降負停車消息頻出,后有某大型石化集團領導覺得后邊形勢不容樂觀,要求該停工停工、該降負降負,有效降低被動庫存。消息真真假假,難以分辨真偽,但“小作文”難改大趨勢,成本端能帶來一時的支撐,但無法逆轉驅動下行的“勢”,再加上進口的壓制,PP依舊是逢高空配的品種。
(資料圖)
1
估值端的上下兩難
PP估值端面臨下有成本托底,上有進口壓制的困境。因裝置虧損影響,近期的PP停車檢修裝置的確在陸續增多,從國慶節后7.07%的停車比例到如今的12.21%。由于近期丙烷價格拉漲和人民幣貶值的影響,PDH裝置的利潤被持續壓縮,近兩周也開始由盈轉虧,利潤大部分時間都徘徊在-500到-1000元/噸內,也使得一些邊際裝置開始降負停車;除此之外,油制工藝的利潤自今年2月以來就一直虧損,各裝置開開停停,為PP階段性提供了供給收縮的利好。雖然PP裝置的虧損問題為其提供了一定的估值支撐,但上方卻同樣面臨海外需求收縮帶來的進口沖擊壓制。進口窗口持續打開,東南亞區域需求低迷,貨物壓力向中國釋放,在國內目前已有累庫預期的基本面下,無疑是雪上加霜,上方進口窗口的壓力同樣明顯。估值端,PP始終面臨成本和進口帶來的上下兩難。
圖1 PDH加工利潤
數據來源:中糧期貨研究院
圖2 PP進口窗口
數據來源:wind、中糧期貨研究院
2
驅動上的供應過剩
PP當下及未來交易的核心矛盾還是集中在供給端。雖然因虧損帶來了近期PP裝置停車降負的影響,但出于保護裝置的原因,冬季的PP裝置很難像8月份那樣出現20%以上的停車比例。即使不考慮4季度可能會投產的新裝置,11月、12月的單月產量預計都將在250萬噸以上,再加上進口貨的沖擊和疫情對消費區的影響,累庫預期依舊不減。考慮到今年的1月交割日期和春節臨近,且該時間段疫情的發展預期不明朗,多頭的交割意愿并不高,4季度供應逐步過剩的矛盾在1月交割前將變得越來越突出。
高庫存、高供應和弱預期的矛盾將會貫穿PP2301及2305合約,大投產周期下做空加工利潤和進口利潤依然是大趨勢下最正確的交易方式。中短期看,上方進口窗口7800-8000元/噸的壓力仍然較為明顯,建議操作上逢反彈背靠進口窗口做空。
圖3 PP產量預估
數據來源:鋼聯、中糧期貨研究院整理
(文章來源:中糧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