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摘要
10月社融回落,反映出融資需求仍然偏弱。分部門來看,政府和居民部門融資是同比拖累項,企業部門融資同比小幅正增。
第一,兩個貸款口徑差別再次擴大。10月新增貸款(社融口徑)為4431億元,與新增人民幣貸款6152億元對比,差值為1721億元。第二,政府債和委托貸款對社融的拉動回落乃至轉拖累之后,社融相應回落,側面反映企業和居民的自主融資需求較弱。第三,表外票據轉表內。10月社融口徑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2157億元,人民幣貸款口徑票據融資增加1905億元,反映出10月末出現銀行收票,以票據沖貸款的情況,間接反映融資需求不足。第四,居民貸款偏弱。10月新增居民貸款減少180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512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332億元。企業存款的邊際變化值得關注。10月企業存款減少11700億元,降幅達到2015年以來各年10月最大值。結合財政存款的數據,企業存款變動或是財政因素觸發。今年10月財政存款增加11400億元,看似與去年同期差距不大。但將其拆分來看,今年10月政府債發行貢獻小,而財政收支差額貢獻大。對比之下,去年同期恰恰相反。財政收支差額較大,使得銀行負債端可動用的資金減少,這可能是10月下旬至今流動性邊際收斂的一個重要原因。當前債市的兩個線索:一是現實的資金面收斂,由多個因素疊加所致。值得重視的是,即使稅期之后資金面有所緩解,可能也難以回到7-9月的充裕狀態,資金面對央行投放的依賴度上升,將延續利率中樞抬升+波動較大的組合,與今年一季度的狀態類似。
二是寬貨幣預期或再度升溫。11-12月政府債對社融整體呈拖累效應。為促進實體經濟融資需求修復,除了供給端的數量政策繼續發力之外,可能還需要下調MLF等價格型工具以引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行。債市策略:資金波動可能延續,寬貨幣預期或升溫,中長端優于短端。年內資金面中樞抬升+波動較大的情況可能會延續,這對包括同業存單、短債在內的短端固收類資產估值形成沖擊。而從10月金融數據來看,經濟數據可能也有所放緩。參考7月金融數據公布后的貨幣政策調整,接下來寬貨幣預期可能有所升溫,有利于中長端利率下行。綜合來看,5Y和10Y利率債相對占優。
核心假設風險。流動性出現超預期變化;國內貨幣政策出現超預期調整;美聯儲貨幣政策出現超預期變化。
2022年11月10日,央行發布10月金融數據。新增社融9079億元,預期1.65萬億元,前值3.53萬億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長10.3%,前值10.6%。新增人民幣貸款6152億元,前值2.47萬億元。M1同比增長5.8%,前值6.4%。M2同比增長11.8%,預期12.0%,前值12.1%(預期值來源于Wind)。
1
10月社融不及預期,與4月、7月相似
社融不及預期,拖累項主要是政府債和貸款。10月新增社融9079億元,比上年同期少7097億元,明顯低于市場預期值1.65萬億元。與4月、7月較為相似,均是季末月同比增長之后,在季初月出現同比回落。分項來看,貸款(社融口徑)為4431億元,同比少3321億元;政府債券凈融資2791億元,同比少3376億元。受其拖累,10月社融同比增長10.3%,較9月回落0.3個百分點。
10月社融回落,反映出融資需求仍然不足。分部門來看,政府和居民部門融資是同比拖累項,企業部門融資同比小幅正增。具體來看有以下幾點:
第一,兩個貸款口徑差別再次擴大。10月新增貸款(社融口徑)為4431億元,與新增人民幣貸款6152億元對比,差值為1721億元,其中1140億元是非銀金融機構的貸款,還有581億元根據現有數據難以解釋。這一點與4月、7月數據類似(詳見《社融轉弱,債市慢牛》)。
第二,政策工具融資拉動轉弱。10月政府債連續第三個月拖累社融,委托貸款的同比拉動效應也從8-9月的1500億元+回落至643億元。政府債和委托貸款帶有政策性融資工具的屬性,在這兩者對社融的拉動回落乃至轉拖累之后,社融相應回落,側面反映企業和居民的自主融資需求較弱。值得注意的是,10月政府債凈發行4973.5億元,而社融口徑政府債融資僅2325億元。主要是因為10月28日和31日分別發行政府債1637.1億元和816.7億元,合計2453.7億元,按債務債權登記日計入11月社融。
第三,表外票據轉表內。10月社融口徑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2157億元,人民幣貸款口徑票據融資增加1905億元,反映出10月末出現銀行收票,以票據沖貸款的情況,間接反映融資需求不足。同時,實體經濟融資較弱,相應表外票據供給較少,表外票據同比少1271億元。票據供給少+需求多的組合,使得10月末1個月期票據利率一度回落至接近0。
第四,居民貸款偏弱。10月新增居民貸款減少180億元,同比-4827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512億元,同比-938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332億元,同比-3889億元。10月居民短貸和中長期貸款均較弱,反映居民消費貸和房貸的融資需求均較弱。局部疫情散發可能帶來一定程度的拖累,居民收入和預期也有待進一步修復。
企業融資方面,中長期貸款仍為同比多增,企業短貸置換為票據,債券融資環比增長。10月新增企業短期貸款-1843億元,與新增票據1905億元規模接近,符號相反,反映10月企業短貸在轉票據;新增企業中長期貸款4626億元,同比多增2433億元,因去年同期基數較低。企業發債融資也有所修復,10月增加2325億元,較9月的185億元大幅反彈,同比多增64億元,而之前四個月連續同比少增。
10月社融和貸款放緩,與三季度央行問卷調查所揭示的融資需求較弱相一致。供給端政策在1-2個月內有效促進社融和信貸修復,如融資需求修復緩慢,則社融和信貸的恢復往往出現階段反復。后續可能仍需要下調MLF利率,以引導金融機構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以促進融資需求修復。尤其是居民融資需求修復,可能需要降低的不僅是增量融資成本,而且還需要降低存量債務負擔。
2
存款轉為少增,
財政收支差額可能高于去年同期
存款和貨幣供給方面,企業存款的邊際變化值得關注。10月存貸差環比下降7972億元,同比增幅從9月的4.5萬億元降至3.8萬億元。觀察10月新增存款,企業存款減少11700億元,降幅達到2015年以來各年10月最大值;居民存款減少5103億元,兩者同比分別為-5979億元、+6997億元。這說明企業存款降幅超出去年同期,而居民存款降幅不及去年同期。
觀察企業存款和M1數據,M1環比減少2435億元,多為企業活期存款降幅,企業定期存款降幅約為9000億元左右。這意味著企業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都在減少,而且是超出往年季節性規律的減少,并不是從企業定期存款向活期存款轉化。
結合財政存款的數據,可以發現企業存款變動或是財政因素觸發。今年10月財政存款增加11400億元,看似與去年同期的11100億元差距不大。但將其拆分來看,今年10月政府債發行凈繳款僅3863億元,反推財政收支差額為7537億元(收入大于支出,下同)。而對比之下,去年同期政府債發行凈繳款為7152億元,財政收支差額為3948億元。
因而今年10月財政收支差額明顯超過去年同期,可能的原因有兩種,一是10月繳稅規模較大,考慮到財政收支缺口較大,地方可能提高征管力度,以減小收支缺口,對應企業存款轉為財政存款;二是10月財政支出規模較小,財政支出受到收支缺口的約束,對應企業獲得的國庫撥款較少。 無論是哪個原因,客觀上都使得銀行負債端可動用的資金減少,這可能是10月下旬至今流動性邊際收斂的一個重要原因。
3
利率策略:貨幣寬松預期或升溫
當前債市的兩個線索:一是現實的資金面收斂。近期資金面邊際收斂,成為推動利率上行的重要推手。10月末以來,隔夜資金利率DR001從1.3%快速升至1.8%左右,1年期同業存單收益率從2.0%升至2.22%。
資金面收斂由多個因素疊加所致:一是前文提到的財政因素使得企業存款下降約1.17萬億元,對應銀行負債端可動用資金減少;二是同業存單凈發行連續兩周為負,合計超過-5000億元,銀行需要動用資金進行凈償還;三是雙11網購銷售,付款在確認收貨前以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的形式暫時凍結,這也會減少市場的資金供給;四是市場對于15日到期的1萬億元MLF的續作方式較為關注,在續作落地之前,銀行可能削減融出,為大額MLF到期作準備。這些因素或導致銀行可動用資金減少,或使得銀行增加預防性資金需求,相應削減融出資金。
接下來重點關注11月15日MLF續作規模,以及稅期期間15-17日逆回購投放規模,屆時資金面存在緩解的可能性。 值得重視的是,即使稅期之后資金面有所緩解,可能也難以回到7-9月的充裕狀態,資金面對央行投放的依賴度上升,將延續利率中樞抬升+波動較大的組合,與今年一季度的狀態類似。
二是寬貨幣預期或再度升溫。年內政府債對社融整體呈拖累。我們在《10月已有16省市動用存量專項債額度》分析,11-12月政府債凈發行分別約為6000億元、4000億元。10月末發行的2453.7億元政府債將計入11月社融,對應11月社融口徑政府債有可能達到8000億元左右,與去年11月的8158億元較為接近。而12月政府債凈融資4000億元,則明顯低于去年12月的11674億元,對社融存量同比拖累效應約0.28個百分點。
考慮到11-12月政府債對社融整體呈拖累效應,年內社融能否企穩乃至反彈,將更多取決于貸款和企業債融資。為促進實體經濟融資需求修復,除了供給端的數量政策繼續發力之外,可能還需要下調MLF等價格型工具以引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行。因而后續寬貨幣預期升溫的可能性較高,年內具體時點關注11月15日和12月15日的MLF續作。
債市策略:資金波動可能延續,寬貨幣預期或升溫,中長端優于短端。我們在此前曾分析中長端利率并未從前期的流動性充裕中獲益,主要是同業存單、短期信用債利率被壓至較低分位,從而使得期限利差處于高位。年內資金面中樞抬升+波動較大的情況可能會延續,這對包括同業存單、短債在內的短端固收類資產估值形成沖擊。而從10月金融數據來看,10月經濟數據可能也較9月有所放緩。參考7月金融數據公布后的貨幣政策調整,接下來寬貨幣預期可能有所升溫,有利于中長端利率下行。考慮到當前處于債牛偏尾部階段,資金利率波動也有所增加,需要兼顧個券的流動性,5Y和10Y相對占優。
風險提示:
流動性出現超預期變化。本文假設流動性維持近期的充裕狀態,但假如國內經濟數據持續超預期,流動性相應出現超預期變化。國內貨幣政策出現超預期調整。本文假設國內貨幣政策維持當前力度,但假如國內經濟超預期放緩、或海外貨幣政策出現超預期變化,國內貨幣政策出現超預期調整。美聯儲貨幣政策出現超預期變化。本文假設美聯儲加息進程按照前期點陣圖所示進行,如通脹超出預期,美聯儲后續加息幅度出現超預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