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國慶節后,油脂上演了V型反轉,一舉扭轉單邊下跌趨勢,近期在各國生柴政策及俄烏沖突影響下偏強運行,并維持寬幅振蕩格局。
棕櫚油由于供需基本面改善明顯,持續領漲油脂,豆棕價差不斷收窄。而隨著基本面利多消化以及遭到技術位壓制,近日油脂高位分化明顯。
受制于11月進口大豆到港壓力以及持續低迷的消費,豆油表現相對偏弱,上升動能后勁不足;投資者押注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繼續大幅累庫,隨著棕櫚油進入季節性消費淡季,以及中國、印度等主要消費國已完成其國內庫存建立,后續需求整體面臨回落。截至11月4日當周,我國棕櫚油商業庫存已升至72.73萬噸,周環比增加12.5萬噸,處于近5年偏高位置。
東南亞方面,受到降雨影響,旺季產量增產有限,在步入減產季的同時拉尼娜現象的影響或進一步制約產量。此外,由于印尼國內積極推進B40,疊加其10月受到雨澇的影響,市場普遍對印尼棕櫚油消費及庫存情況持樂觀態度,供給端寬松情況有望持續改善。需求端,在印度及中國庫存建立后,同時步入消費淡季,棕櫚油需求有季節性回落壓力;短期天氣影響減弱,馬來西亞10月出口需求維持增長態勢,韌性較強,印尼在自身脹庫問題緩解后,在國內強勁消費推動下開始著手上調棕櫚油出口價。棕櫚油價格優勢開始向馬來西亞傾斜,有利于其庫存去化,但在季節性影響下,需求整體面臨回落。
整體來看,東南亞庫存的去庫速度或放緩,但當前庫存水平難以支持棕櫚油價格大幅下行,棕櫚油供應最寬松的階段已結束,且在拉尼娜現象影響下,若南美增產不及預期,棕櫚油中長期都將具備較高的競爭力。
油廠方面,截至11月4日當周,我國豆油主要油廠庫存為79.44萬噸,周環比減少1.07萬噸。上周大豆到港量明顯回升,原料端緊張情況有所緩解,多地油廠大豆庫存回升,預計下周開始到港量進一步上升,進而支持油廠開機,短期豆油價格或承壓。
目前油廠開機整體偏低,豆油邊際供應偏緊;需求方面,上周豆油消費量31萬噸,環比減少2萬噸,表現依舊不佳,供需雙弱,但隨著棕櫚油進入需求淡季,豆油需求有望抬升。而豆油在國際供應改善有限及國內庫存偏低的利多下,中長線也具備一定韌性。
國際方面,黑海谷物出口協議擱置、北美密西西比河運輸不暢將威脅到出口,且烏東地區戰事對明年作物收成也造成很大不確定性,助漲農產品價格。此外,拉尼娜現象的增強增加了對東南亞及南美種植的不利影響,供應端存隱憂,加深全球供應前景的不確定性。
總體上,油脂短線受到預期偏弱影響承壓運行,但中長線偏多邏輯不變。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