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要點:
中長期來看,目前各個機構均預估22/23榨季全球糖供應將由短缺轉為過剩,且近期部分機構調增過剩量預期。短期來看,巴西目前仍處壓榨高峰期,糖醇比處歷史高位水平,近期降雨減少后續雙周糖產量預計同比偏高。北半球已開榨,印度預期增產2%至3650萬噸的歷史高位,出口預期調增100萬噸至900萬噸;泰國即將開榨,降雨正常、甘蔗生長良好,新季預期小幅增產。隨著北半球開榨,供應壓力逐步增加。需求端,雖巴西出口仍維持高位,但原白價差及主產國升貼水近期不斷走低,我們認為由歐洲減產造成的精煉糖廠補庫接近尾聲,需求端后續有走弱傾向。綜合來看,產量預增,需求走弱,原糖基本面邊際走弱。
(資料圖片)
22/23榨季全球供應短缺轉為過剩
新季全球供應預計將由短缺轉為過剩,主要因北半球增產抵消歐盟減產,且疫情影響下全球消費增長受限。近期部分機構調增全球供應過剩預估量,因巴西及印度產量略有上調。我們預估新季全球供應將過剩110萬噸,較前期過剩量有所調增,因印度產量預期較高。但后續產量兌現仍需關注以下幾點:A、印度降雨,目前是否造成減產仍有爭議,部分預估降雨偏多將影響單產,部分機構認為降雨將一定程度促進甘蔗生長。B、巴西中南部地區降雨影響收割,若后續發生持續陰雨仍將造成收割受阻,需持續關注天氣影響。
巴西:雙周糖產量有望回升
巴西仍處壓榨高峰期,糖醇比仍處歷史高位水平。近期受原油反彈影響,巴西國內含水乙醇價格迎來七連漲,但糖價跟隨上漲,二者價差并未修復。截止10月21日,含水乙醇折糖價仍貼水原糖3.54美分/磅,原糖比價優勢較為明顯。若不考慮存儲等其他情況,從收益角度來看,后續糖廠將傾向于產糖,糖醇比預計將維持高位。且巴西石油公司目前原油進口仍有盈利,從巴西兩位總統候選人競選宣言來看,壓制通脹決心均較強,因此我們認為后續不論誰當選,巴西石油價格均有再度下調可能,進而帶動含水乙醇價格的下滑,原糖溢價或將更高。
巴西中南部地區最新壓榨數據顯示,9月下半月巴西中南部地區壓榨甘蔗2528.7萬噸,同比減少29.73%;糖產量170萬噸,同比降27.32%。雙周糖產量大幅下滑主要因降雨影響甘蔗收割而非損傷甘蔗,巴西甘蔗收割90%以上采用大型機械,9月持續的降雨導致難入場。10月上半月糖產量183萬噸,同比增58%,天氣好轉后壓榨迅速上量。目前部分機構較為擔憂持續降雨或將導致巴西部分甘蔗來不及收割,但10月巴西中南部地區降雨偏少,且從后續天氣預報來看,雖有降雨但并不持續,晴天占比較高,因此我們認為降雨僅為短期影響,后續壓榨將正常進行。且因甘蔗并未受損,我們認為糖廠及農民將持續收割,壓榨期或將被拉長,雙周糖產量或呈現高峰期被壓縮但后續同比提升的局面,榨季產量預計較去年持平或略增。
印度:產量預期接近歷史最高水平
據衛星監測種植面積來看,22/23榨季印度甘蔗種植面積預計為582.8萬公頃,同比增加約4%。10月18日印度糖廠協會(ISMA)預估22/23榨季印度糖產量將增加2%至3650萬噸,接近歷史最高水平。其中,北方邦的糖產量預計為1230萬噸,馬邦為1500萬噸,卡納塔克邦為700萬噸。該產量預估為考慮了印度國內乙醇對糖分流450萬噸后的結果,而近今年印度國內乙醇對食糖分流均不及預期,后續印度糖產量仍有小幅調增的空間。
10月12日,印度國內有官員稱,馬邦已至少有35家糖廠獲批自10月15日開榨。若按進度目前印度已開榨,但尚未有壓榨數據流出。若后續印度如期增產至3650萬噸歷史高位,榨季可供出口數量可達1000萬噸,但前期政府預計榨季出口為800萬噸,目前部分官員正提議取消出口配額限制,關注排燈節后將公布的出口政策詳細情況。后續隨著印度壓榨糖廠的不斷增加,市場供應壓力將逐步增加,歐盟減產造成的貿易流短缺問題將大幅緩解。
泰國:產量持續恢復
泰國糖產量連續兩年恢復性增產。22/23榨季泰國甘蔗收購價1000泰銖/噸附近,相比木薯等競爭作物有較強競爭力,種植面積預計將有小幅增加。且從今年泰國主產區天氣來看,風調雨順,降雨情況良好。22/23榨季泰國甘蔗產量預計增加至1.1-1.2億噸,糖產量預計增加約150萬噸至1150-1200萬噸。泰國國內消費預期僅為250-300萬噸水平,若價格合適,新季泰國可供出口數量預計將增加至800-900萬噸。
22/23榨季泰國預計十一月開啟新榨季壓榨工作,12月壓榨預計上量并逐步達到高峰,屆時泰國糖疊加印度糖壓榨高峰期,貿易流預計將由近期偏緊轉為寬松,施壓市場。
中國:預期小幅增產
中國22/23榨季已拉開帷幕,目前甜菜糖壓榨進入高峰期,甘蔗糖廠預計11月中上旬開啟新季壓榨工作,新季中國預期增產50萬噸至1015萬噸。具體來看,甜菜糖產區受其他作物爭地現象減弱,種植面積小幅增長;且甜菜生長期內蒙及新疆天氣良好,單產預計小幅提升,內蒙產量預計增加至70萬噸,新疆產量預計增加至50萬噸。甘蔗糖產區來看,據沐甜科技調研稱,廣西種植面積小幅增加14萬畝,產量預計為610萬噸,持平或略增;云南種植面積小幅增加,產量預計為200萬噸。但上榨季中國結轉庫存偏高,整體供應較為寬松,后續壓榨期中國為保護國內產業,進口預計下滑,屆時或令本就轉為寬松的全球貿易流雪上加霜。
但需注意的是,中國目前甜菜糖增產較為確定,但甘蔗糖產量能否兌現不確定性較強,尤其是廣西產區。據廣西氣象局10月20日甘蔗干旱災害監測結果,桂中和桂北蔗區有51.1%出現不同程度旱情,特旱占比3.5%,重旱占比12.9%,桂中及桂北甘蔗占比較大。在目前廣西種植面積僅僅小幅增長背景下,若后續干旱持續,甘蔗生長受阻,面積小幅增長預計難以支撐起廣西甘蔗產量的增加。
需求端:全球需求邊際走弱
歐盟本榨季因干旱減產,全球精煉糖短缺,貿易商補庫意愿強。前期原白價差一路飆升,9月一度飆漲至180美元/噸的近年高位水平,精煉糖廠加工一噸可盈利約60美元/噸,采購意愿很強,推升主產國升貼水也一路走高。而近期隨著北半球逐步開榨,增產預期較強,加之貿易商補庫接近尾聲,采購意愿有所減弱,倫白糖一路暴跌,原白價差跌至精煉糖廠盈虧平衡線120美元/噸下方。雖短期在北半球壓榨尚未上量背景下,需求仍有一定支撐,但我們認為北半球壓榨上量后,精煉糖廠隨賣隨買將成為常態,需求走弱預期強。
行情展望:震蕩偏弱
中長期來看,目前各個機構均預估22/23榨季全球糖供應將由短缺轉為過剩,且近期部分機構調增過剩量預期。短期來看,巴西目前處壓榨高峰期,糖醇比處歷史高位水平,近期降雨減少后續雙周糖產量預計同比偏高。北半球已開榨,幾大主產國均預期增產,供應壓力逐步增加。需求端,雖巴西出口仍維持高位,短期貿易流偏緊,但原白價差及主產國升貼水近期不斷走低,我們認為由歐洲減產造成的精煉糖廠補庫接近尾聲,需求端后期預計邊際走弱。短期我們認為需求仍有一定支撐,但巴西壓榨逐步恢復、北半球增產預期強,原糖預計震蕩偏弱;中期隨著北半球壓榨逐步上量,若如期增產,全球貿易流將轉為寬松,原糖有再下一個臺階可能。
(文章來源:五礦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