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北京市密云區檢察院立足新時代檢察職能,在服務保水保生態大局中打造生態檢察特色品牌,再接再厲、善作善成,繪就了一幅生動的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的密云生態檢察“時代畫卷”。
【資料圖】
密云生態檢察已經成為密云區檢察院的金字“招牌”。一組組數據,一項項榮譽,一次次創新,凝聚著密云生態檢察以法治之力守護密云水庫的堅定決心,見證著密云生態檢察融入大局服務大局的堅實足跡,引領著密云生態檢察以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前進方向。
北京市密云區檢察院舉辦“生態檢察的密云實踐暨生態檢察白皮書發布座談會”。
思路一變天地寬
創新提出“一體兩翼多方”
長期以來,保水護水是密云區的首要政治責任。如何將“好山好水好生態”的最大優勢在密云檢察落地為生動實踐?如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活環境的新期待?密云區檢察院創新提出堅持“法治+生態”一體理念,增強“司法+行政”兩翼合力,完善“檢察+庫區”多方機制,積極打造生態檢察守護密云水庫“一體兩翼多方”密云樣本的工作思路。
三年來,密云生態檢察積極推行“專業化法律監督+恢復性司法實踐+社會化綜合治理”的生態檢察模式,完善懲治犯罪與修復生態、糾正違法與源頭治理相適應的制度機制;在密云水庫流域組織投放13000余斤魚苗;督促拆除影響魚類自然產卵和洄游路線的河道障礙物1600平方米;組織開展美麗鄉村污水處理、汛期河道行洪安全、環水庫環境保護等公益訴訟專項活動,助力區域鄉村振興建設;積極引入北斗導航科技賦能生態檢察工作;成立北京市首家生態檢察“專家咨詢委員會”;與國家檢察官學院建立生態檢察特色教學示范基地;與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簽訂合作共建協議……不斷開創密云生態檢察守護密云水庫創新發展、跨越發展。
檢察官實地調查影響潮河河道行洪安全問題。
咬定青山不放松
堅持“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
良好的生態環境,離不開法治的保障和護航。依托“一體兩翼多方”這一工作思路,密云區檢察院統籌院內各相關部門交叉分散的涉生態檢察職能,在全市率先設立“生態檢察辦公室”集中統一辦理涉生態環境資源類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有效引導和統一涉生態類案件的執法司法理念和辦案標準,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三年來,密云檢察機關共辦理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案件500余件;在堅持嚴懲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犯罪的同時,充分考慮個案的特點,依法當寬則寬、該嚴則嚴,注重用小案例講述大道理,引領社會生態保護新風尚。密云生態檢察的制度優勢、制度效能不斷釋放。
北京市密云區檢察院依法提起2023年首例非法狩獵懲罰性賠償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并邀請社會各界觀摩庭審。
同舟共濟揚帆起
打造“生態保護多元治理格局”
環境治理絕非“一家之事”。要實現生態檢察守護密云水庫、守護綠水青山的目的,就離不開多元治理主體的協同聯動。密云區檢察院充分結合密云水庫流域的整體保護和內在規律,堅持探索符合區域特色實際的生態環境司法保護機制,推動形成檢察機關與其他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密切協作、社會公眾廣泛參與的生態環境保護檢察治理格局,實現依法行政、保護公共利益、加強檢察監督的融合。
采用“懲罰性生態損害賠償金”實現生態替代性修復——北京市密云區檢察院聯合多部門開展2023年“禁漁期”增殖放流活動。
三年來,密云生態檢察建立健全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依托“河長+檢察”“林長+檢察”“田長+檢察”等重要生態專項協作機制,協同相關單位在保障河道行洪、防范森林火災、恢復違法破壞耕地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探索推廣在環水庫周邊鎮村設立保水志愿者,在環水庫周邊7個鎮探索構建線索發現、案件辦理、生態修復、法治宣傳“四位一體”的生態檢察保護路徑;與區城市管理指揮中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簽訂協作辦法;在全市率先聘任區生態環境局等10名專業人員擔任特邀檢察官助理,參與辦案150余件;聘任50名以人大代表為主的“益心為公”檢察云平臺公益保護志愿者和45名生態檢察兼職線索征集員參與生態保護;密云水庫流域“兩市三區”會簽生態檢察協作機制;京津冀“四市五區”會簽公益檢察護航大美燕山聯合行動意見……密云生態檢察合眾聚力、多贏共贏的融合履職效應日益凸顯。
八月的密云水庫美景延綿,碧水與天空渾然一體,水影與山色相映成趣,波光粼粼,層巒疊翠,一幅美麗的生態畫卷躍然眼前……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密云區檢察院將繼續秉持高度的政治自覺、法治自覺、檢察自覺,持續深入系統培樹具有鮮明密云特色、展現檢察特質的生態檢察品牌,積極打造生態檢察“密云樣板”和北京經驗,求真務實、擔當實干,努力建設新時代首都特色先進基層檢察院,為打造密云踐行“兩山”理論樣板區貢獻力量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