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規定》正式施行,明確規定禁止在高層民用建筑公共門廳、疏散走道、樓梯間、安全出口停放電動自行車或者為電動自行車充電。拒不改正的,由消防救援機構責令改正,對經營性單位和個人處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對非經營性單位和個人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然而近日有市民反映,在本市許多小區,仍有不少電動自行車停放在樓道,安全隱患較大。根據市民的反映,記者進行了實地調查。
電動車停樓道
10日15時50分左右,記者來到河北區隆達新苑2號樓。沿安全通道上樓,剛到2層記者就看到一輛電動自行車擺放在樓道一角。而在3層電梯門一旁,甚至停放著一輛電動三輪車。
記者采訪中發現,該樓多個樓層都停有電動自行車。“基本都得推樓道里來,放外面也沒地兒充電,而且不安全,日曬雨淋的也容易壞。”在2號樓一層門廳,一位居民表示。而這時,一位居民恰巧推著電動自行車走進電梯。
記者隨后又來到附近的通達新苑小區20號樓,一進入一層樓道,就看到樓道一角的空間內停著3輛電動自行車。記者在該樓一層電梯門旁的墻壁上看到了一張“物業辦”張貼的通知,寫著從8月1日起電動車一律不準上樓,電梯內安裝了攝像頭,只要電動車進電梯,電梯就不會關門運行。該小區一位居民告訴記者,電梯里新安裝了監控攝像頭,現在電動車確實無法進電梯上樓了,但是一層還是有不少電動車。記者在20號樓11、16、17等多個樓層看到樓道內停著電動自行車。“這些車應該是之前推進樓的,現在推不上去了。”有居民告訴記者。
小區里沒存車處
市民謝女士反映,河東區盛世嘉園小區高層里,居民將電動自行車推到樓道停放、充電的現象比較多,不僅存在安全隱患,也讓本就不寬的樓道更加狹窄。
10日17時左右,記者來到盛世嘉園小區,該小區北側有多棟高層住宅。記者來到小區35號樓,沿安全通道逐層觀察,在該樓5、6、7等多個樓層的樓道內都停放著電動自行車。“大家幾乎都把車推樓道里,一個是怕丟,另外就是在外面沒法充電。”采訪時,一位居民說。采訪時,一位騎著電動自行車的老人告訴記者,小區里沒有存車處,也充不了電,要存車只能出小區去外面的存車處。“有點遠,太麻煩。”這位老人說。
充電樁少被占用
市民吳女士反映,河西區龍海公寓高層住宅樓道內停放電動自行車的現象不少。
10日17時40分左右,記者來到位于解放南路與瓊州道交口的龍海公寓23號樓。記者看到,在23號樓每個樓門前都張貼著寫有“禁止電動車進入樓內(戶內),禁止在樓內為電動車電池充電,一旦發生火災將依法追究當事人相關法律責任”的宣傳牌。但是,記者在多個樓門、多個樓層看到,樓道里的電動自行車并不少。記者發現,小區內設置一處有10個充電口的智能充電站,但只有一輛電動自行車停在充電站內,其他位置都被停放的自行車阻擋。“總有自行車停在充電站里,想停里面充電也停不了。”一位居民無奈地說。
記者將上述情況向河北區江都路街辦事處、河東區常州道街辦事處、河西區下瓦房街辦事處進行了反映。下瓦房街辦事處值班人員表示,街道、社區和屬地派出所近期一直在入戶時進行宣傳教育,針對龍海公寓的問題,會向街道相關部門進行反映協調。
(獎吳女士、謝女士信息費30元)
(記者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