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被現實毒打的年輕人,都曾經這么幻想過:
爸媽怕我太驕傲,所以一直沒說。眼看時機成熟,他們告訴我其實家里很有錢。
家里有礦,身家上億,生活似乎能輕松很多。
在我們的白日夢里,家境優渥的富二代,應該算是苦日子到了頭,每天都無憂無慮,非常爽。但是真正的家族企業繼承者,其實都是“創世代”。
《新周刊》曾經有過準確描述:“他們依托前輩的積累和傳承,不滿足于守業,而是致力于開創新格局、新局面、新天地。”
鮮衣怒馬,活得瀟灑?現實可能出人意料。/新周刊“創世代”別冊封面
“創世代”別冊總結道,他們是敢創、敢為的新銳人物,是時代的引領者,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引擎。
但這也意味壓力和考驗,“創業難,守業也難,而在傳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乃至‘再創業’,更難”。
在這種情況之下,霍英東集團傳到了第三代。這個極富傳奇色彩的家族,曾經打造了中國第一家五星級酒店、中國第一個高爾夫球場,在地產、運輸、慈善甚至體育領域,都深刻影響著國人生活。
與亮眼的社會貢獻相比,霍氏家族的人們,顯得不太為人所知。霍啟文是霍家三代的其中一員,在他身上,我們能看到“創世代”的樣子。
打破固有印象,他們的真實故事,更加有意思。
01
豪門劇情不存在的
低調務實才是日常
接受專訪的時候,霍啟文對《新周刊》說,“我們家比大家想象中簡單很多,沒那么復雜、沒那么神秘”。
在霍啟文的印象里,爺爺霍英東并不會過問太多,家里也一直沒有給什么壓力,老人只關心孩子們有沒有運動。
霍啟文記得小時候,有一次他和哥哥正要吃晚飯。爺爺二話不說,讓他們兩個到水里去游泳,“他認為身體好才是最重要的”。
在家族前輩的影響下,霍家三代這群年輕人,類似羽毛球、乒乓球、網球等各種運動,什么都玩。霍啟文還玩過一陣田徑,比如短跑和跳遠。
100米短跑,19歲時最快跑過11秒7,跳遠大概也有個5.8米。到了工作繁忙的現在,他還是偶爾會去健身房鍛煉——和許多同齡人一樣熱愛運動。沒有標新立異的張揚,霍啟文成長為一個踏實低調的80后小哥。
日常生活中的霍啟文。/微博@霍啟文
平日里的霍啟文,生活很簡單。
吃飯,可以總是公司樓下的那家店。衣服,運動休閑穿得最多,衣柜里同一個款式的有好幾件。他喜歡和自己領養的愛犬和小動物待在一起,戲稱是“一家六口”。
謙遜有禮的性格,讓霍啟文和朋友、同事們相處,很有親和力。
車子壞了,他和好兄弟一起蹲在路邊換輪胎,搞定之后還發微博“皮一下”。在親手組起來的創業小團隊里,霍啟文和大家笑鬧打成一片,偶爾還去切水果,當個客串服務生的好老板。
除去名門之后的光環,霍啟文沒有沉淪于“老天賞飯吃”,而是愈發真誠懇切,著眼當下。
02
每一個扛起家族的后來者,都在創業
雖然沒有被灌輸過太多價值觀,但是霍啟文還是認為爺爺給他的影響很大。
霍英東是聞名中外的愛國商人、社會活動家。孫兒輩的霍啟文說:“那些年看的聽的,自然形成了一種使命感和價值觀。”他想要延續爺爺當年走過的路。
霍啟文從小喜歡做生意,幾歲就會定下儲蓄目標,每天記錄自己花了多少錢,年底還要做個分析。他希望像爺爺那樣,可以白手起家,“闖一番事業”。
家族的開創精神也延續在霍啟文等“創世代”身上。正所謂“創業難,守業更難”,年輕一代承續家族的輝煌,要肩負更多,在注視之下破局而行。
在霍啟文看來,家族為他帶來了好的教養和學識,爺爺給他培養出專心做事的態度。
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霍啟文已經把生活重心放在廣州。
廣州是充滿煙火氣的溫暖城市。在這里,霍啟文和小伙伴們一起打拼,也在霍英東集團的地產項目投入了不少心力。
有人說“創業就是最好的守業”,家族基因讓霍啟文這樣的“創世代”,承擔了多一份責任感。為了家族企業,也為了國家和社會,他們要做好,而且要做得更好。
03
慢下來的理想生活
這一代人的“天啟精神”
在廣州,霍啟文慢慢適應了這里的生活節奏,在舒適自如之中穩步前進。這座城市的南天名苑,還有南沙一些項目,都是他磨礪自己、發揮才干的地方。他用心打磨手上的地產項目,想要給大家一個美好的生活。
霍啟文在微博上分享南天名苑的動態。
暢想生活,這屆年輕人喜歡許愿一夜暴富,天降錦鯉,人生開掛。這當然可以理解,大家都需要宣泄壓力和情緒的一個溫柔出口。
但是有好的先天條件,真的就能躺贏嗎,應該如何應對?
或許霍啟文提出的“天啟精神”,是最好的答案。
“天啟”是霍啟文負責的南天名苑地產項目二期名稱,更是指“上天和時代給予的機遇”。在時代的饋贈面前,“天啟精神”把當下人們的理想狀態,凝聚為三個關鍵詞:誠懇、擔當和本心。
結合自身的經歷和思考,霍啟文在這里提出了“天啟精神”。/新周刊記者 禤燦雄·攝
誠懇,是為了不辜負機遇,以珍惜和感恩的態度,做好每一件事。
這首先直接回答了我們剛才的困惑。生在好的時代環境,應該把握時機,善用資源,親手創造更多美好——這是一份難得的愿力和清醒。
擔當,是堅持品質,做到極致。
做房地產那么多年,更能明白居住空間對于人的意義。在霍啟文看來,今天人們更需要的不是豪宅,而是“好宅”。
他說:“很多人把一輩子賺的錢放在房子上,如果還要面對各種各樣的質量問題,那說不過去。”所以他們希望努力提高工程質量,讓業主的居住體驗更好。
南天名苑二期“天啟”組團效果圖。
本心,是回歸到生活的實質。
“房子是用來住的”,霍啟文在南天名苑“天啟組團”里,融入了他理想中家的模樣。家是溫暖的,霍啟文到了三十多歲,還是會被自己的奶奶和家人貼心照顧,跟我們聊起這些還是倍感幸福。
在外努力拼搏,回到家就是要陪伴在最愛的人身邊,用心感受慢生活。霍啟文希望,回到南天名苑的人,可以放松減壓,在江邊散散步,看看兩邊的樹木,不再把負面情緒帶到家里。
南天名苑正是這樣一座秉承“以人為本,回歸自然”理念的自然莊園,三面環江的私密半島,盡可能保留了原生態,人們沉浸在江景的浪漫和小葉榕斑駁的樹影之中,融入自然。
南天名苑島尖體育公園實景圖。
在追求園林美感的同時,南天名苑“天啟組團”更注重有人性化互動的生活感受。其整體設計理念從家庭出發,在項目的自然景觀中預留多功能草坪、林中運動健康空間等公共空間,營造“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文化”的美好共鳴。
我們應當擁有的,不只是一套房子或是其他物質,更是一整套生活方式。慢下來感受美好,體嘗生活的原味。
在霍啟文和南天名苑“天啟組團”那里,我們看到了一種態度,一番洞察。“天啟精神”,是人們對于時代的應答。面臨更多的機遇、挑戰和不確定性,每一個人都可以是“創世代”。
樸樹在歌里唱,“我們的未來該有多酷/向前走你的路/猜猜未來會給你什么禮物”。
自信,昂揚,去創去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