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布《關于第一批山東省紅色文化特色村名單的公示》,擬確定濟南市辛莊街道石灣子村等50個村為第一批山東省紅色文化特色村。
50個紅色文化特色村,每一處都有非常珍貴的革命遺址或革命斗爭歷史,這是特色村的資源優勢。從紅色文化資源的分布來看,如星辰散落在小鎮鄉村,是齊魯大地的一大特點。推進紅色文化特色村建設,推動紅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有利于充分發揮紅色文化資源的韻味和積淀,以點帶面,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進一步賦能。
什么樣的村莊才能被評為山東省紅色文化特色村?擁有紅色文化遺存;具備紅色文化宣傳展示空間;具備健全的管理機構;依托紅色文化遺存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方面取得成績;近三年無環境污染、生態破壞、文物安全等突發重大事故,無嚴重違法違規等行為記錄。是指村域內紅色文化遺存保護得力,紅色文化突出、傳承弘揚有力、展示運用得當的行政村。由此看出,要成為紅色文化特色村,除了擁有革命歷史或遺跡外,還需要長期的紅色文化建設和持續不斷豐富的村莊紅色文化深度。
用好紅色資源,增強紅色文化感召力。一件件革命文物,一處處紅色舊址,是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的生動教材。紅色文化彰顯著馬克思主義的先進性、真理性,是中國共產黨的信仰、制度、作風、道德、革命精神、革命傳統等的綜合體現,其中蘊含的崇高理想信念、深厚愛國情懷、高尚道德情操和革命優良傳統等精神內涵,是鄉風文明形成和發展的文化源泉。推動紅色文化產品開發、紅色文旅線路打造、紅色文博場景營造、紅色文藝作品創作,有助于讓紅色文化入腦入心,挖掘紅色文化內涵,切實把農村思想文化陣地和農民精神家園建設好、使用好,為實現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當好紅色基因的傳承者。紅色文化是獨特的地方文化資源,建立紅色文化特色村,發展紅色旅游,既是政治工程、也是經濟工程,更是富民工程。推進紅色文化特色村建設,加強紅色文旅融合,要圍繞“融合”做文章,無論是研學游,還是純旅游,都要給人們帶來全方位的美好感受,讓游客愿意來、留得住、還想來,既為鄉村居民提供更多增收途徑,也擦亮特色村的品牌口碑。紅色文化旅游,既要形成充沛的核心競爭力,更要保持紅色文化催人奮進的教育功能,充分利用擁有的紅色文化資源,當好紅色文化的傳播者,深挖紅色文化內涵,拓展紅色文化廣度深度,讓村民和游客接受紅色文化熏陶,以紅色基因滋養心靈、汲取力量,凈化靈魂、提升境界。
建設紅色文化特色村助力鄉村振興。紅色文化特色村建設,是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農村產業振興的重要抓手。各地基層政府要立足“小而精”“小而美”,加強紅色遺跡的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把紅色文化融合特色村的產業功能、旅游功能、文化功能充分激發出來,用紅色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助推鄉村綠色生態發展,以“紅色+民俗”“紅色+生態”“紅色+美麗鄉村”等特色化的建設和發展模式,打造宜居宜業的紅色文化生態特色村,鄉村振興就能行穩致遠。(文/潘鐸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