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西寧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資料圖) 孫睿 攝
26日,西寧市政府舉行西寧市污染防治攻堅戰新聞發布會,數據顯示,2020年,西寧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為87.3%,較2015年提高了9.8個百分點,PM2.5濃度下降10%;空氣質量優良率連續五年位居西北省會城市前列。
青海省會西寧市是青藏高原唯一人口超過百萬的中心城市,是“三江之源”“中華水塔”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建設的服務基地和大后方。
西寧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曾川川介紹,近年來,西寧市官方印發實施《西寧市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方案》,突出“三個治污”,圍繞“高原綠”“西寧藍”“河湖清”等建設行動,分領域制定水、大氣、土壤等年度行動計劃,并按季度進行調度,舉全市之力全面打響污染防治攻堅八場標志性戰役。
在藍天保衛戰中,西寧市出臺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氣污染防治管理辦法,完成“煤改氣” 149.78蒸噸,完成41家火電、水泥等重點企業56項無組織排放問題整治,督促6家企業進行工業爐窯深度治理,整治“散亂污”35家,淘汰老舊柴油貨車2117輛,治理工作持續轉向信息化、精細化。2020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為87.3%,較2015年提高了9.8個百分點,PM2.5濃度下降10%;空氣質量優良率連續五年位居西北省會城市前列。
在黑臭水體治理方面,西寧市全面完成了26處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全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為100%,并達到“長制久清”的常態化管理目標,黑臭水體整治任務完成比例100%;并對已完成整治26處黑臭水體進行黑臭水體治理效果公眾評議,并定期向社會公示,確保水體黑臭現象不反彈。
在飲用水源保護方面,西寧市完成“千噸萬人”水源地58個環境問題整改銷號,8個地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全部達標。重點完成石灰溝、黑嘴、南川河、沙塘川等重點河段治理工程項目,強化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每月“水環境體檢”;全市8個國省控斷面水質優良率、重要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均為100%,出境小峽口斷面水質達到Ⅳ類水質。
在鄉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方面,西寧市發動群眾30萬余人(次),清理生活垃圾15萬余噸,并實施75個村“百鄉千村”村莊清潔長效機制建設等項目,對生活垃圾進行處理村莊占比達98.3%;完成大通縣東峽鎮康樂等9個村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等項目,全市實現污水收集處理的村莊占比達到17.8%。
在自然保護區專項檢查整改中,西寧市全面開展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工作,優化調整后我市生態紅線面積有增加、功能更完整;全面完成54萬畝草原治理建設項目。落實森林生態效益補償352.42萬畝、天保210.47萬畝、草原576.07萬畝的管護責任。
曾川川表示,總的來講,通過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的協同奮進,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下降,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環境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提檔升級,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廣大群眾對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提升,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孫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