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肛腸疾病發病越來越多。有的患者認為是小病,不值得大驚小怪,到藥店買點藥自行解決,或是覺得病得不是地方,羞于給人說,認為也許忍一忍就會好的。殊不知,這樣會延誤治療,給自己帶來更大的痛苦。在工作過程中,常見的錯誤觀念有以下幾種:
大便時肛門疼痛就是痔瘡犯了?
由于肛門部位神經豐富,感覺敏銳,受刺激后容易引起疼痛,表現為刺痛、脹痛、墜痛、灼痛等,給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多種肛門直腸疾病及精神、神經因素均可引起疼痛。常見的疾病有:肛裂、血栓性外痔、肛周膿腫、肛瘺、潰瘍性結腸炎、肛竇炎、肛乳頭炎等。
便血就是得了痔瘡?
很多肛腸疾病都會有大便帶血的情況,但是大多數人往往以為是得了痔瘡,其實并非完全如此,掉以輕心往往會忽視重大的疾病,造成治療的延誤,后悔莫及!
痔瘡出血的特點是用力排便時,血液從肛門內排出,或手紙帶血,或滴血,或呈噴射狀。肛裂便血,血色鮮紅,通常為便紙擦拭時染紅手紙,但同時伴有周期性疼痛及便秘。腸癌便血為鮮紅或暗紅色,常伴有排便習慣的改變,主要變現為便意頻繁。潰瘍性結直腸炎通常為血性腹瀉。
得了膿腫,用點消炎藥就好了?
若膿腫延誤了早期手術治療,則感染灶就很可能向周圍附近間隙轉移,形成范圍較大的膿腫,膿液可從皮下蔓延到坐骨直腸窩,從患側經組織間隙蔓延到對側,又可經內外括約肌之間進入肛門內,向上穿破提肛肌進入盆腔形成腹膜炎,或向鄰近組織器官如直腸、膀胱、陰道、尿道等侵蝕潰爛穿破,形成多種類型的復雜性肛瘺。
術后換藥次數越多越好?
肛門病術后換藥,對創面的愈合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患者認為換藥次數越多,消毒越干凈,恢復越快。
其實棉球反復擦創面,可使新生的肉芽組織和爬上的上皮組織損傷,反而會延長創面愈合時間。而換藥次數過少或術后不換藥,創面則易形成假性愈合,需再次手術治療。因此,術后患者宜適度換藥。
換藥怕疼,避免換藥?
肛腸科手術術后換藥很重要。肛腸手術只占肛腸疾病痊愈的一半,術后換藥是其另一半。特別是對肛周膿腫和肛瘺患者尤其如此,不重視術后換藥,怕疼避免換藥,極易形成引流不徹底、假性愈合而出現復發。這是和其他外科疾患最大的不同。
湛江東大肛腸專家提醒:在對待肛腸疾病方面,千萬不能掉以輕心,雖說不會像其他疾病一樣會立馬顯現出來嚴重性來,但是嚴重了也會出現其他的并發癥產生,非常影響患者的生活共工作,損害患者的身心健康。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