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興安嶺太平溝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發現,此前配合科研實驗的黑熊遭東北虎獵殺。到底發生了什么?
據了解,黑熊是自然界的猛獸,鮮少遇到天敵。在此之前,國內并沒有黑熊被其他動物獵殺的影像記錄。“我還真沒聽說過老虎吃活熊,這是第一次聽說。”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呂植說。
對老虎吃熊的事件,記者進行了進一步調查。
“我們趕過去,熊的腹部和頸前部被虎吃掉了,當時的肉還冒著熱氣。”劉彥林是這一過程的親歷者,事發當天,他們一行在林地中進行貓科動物專項研究時,在地面發現了老虎的足跡,便一路跟蹤,希望能有新的發現。
劉彥林還表示,因為也有打斗現場、足跡,虎的足跡旁邊還有虎的臥跡,不少于三處臥跡,它吃完以后應該就在附近休息。
同行的張迎祥和蘇全勇說起當時的場景,仍然感覺膽顫心驚 。
隨著多只東北虎進入太平溝乃至小興安嶺地區,叢林中的動物群落又將發生什么樣的變化,還需要進一步的監測和研究。肉眼可見的是,熊出沒的頻次,確實出現了明顯的下降。
動物專家認為,近年來太平溝林區的熊類種群,一直呈現增長趨勢,如果能夠迎來天敵,適當調節它們的數量,林區生態系統將自我調整到一個新的平衡狀態。
相關新聞
東北虎回來了!黑龍江小興安嶺重現“虎嘯山林”景象
東北虎是世界級瀕危物種,曾在我國東北地區廣泛分布,不過,在上世紀80年代的科學調查中,小興安嶺地區一度宣布東北虎絕跡。近幾年,隨著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的不斷推進,小興安嶺重現“虎嘯山林”的景象。在太平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就多次發現了來自俄羅斯的東北虎。
最近,家住黑龍江邊的蘿北縣太平溝鄉金沙村的村民楊大江,在一天早起后發現兩只家養的狗在一夜間被咬死。接到報案后,當地森林公安和保護區人員根據現場留下的腳印和毛發,很快認定是東北虎所為。入戶“作案”的老虎,也隨之被鎖定。保護區人員通過它脖子上的電子項圈,辨認出它來自一江之隔的俄羅斯,名字叫拉左夫卡,是一只從俄羅斯遷徙入境的東北虎。
據工作人員介紹,在拉左夫卡之前還有三只俄羅斯東北虎是游過黑龍江,登陸上岸來到我國的。工作人員從沿江一帶至保護區多方布設了紅外相機,記錄下來多只“過境虎”的影像。
一衣帶水,隔河相望,形成了中俄兩國邊境極其豐富的動物種群,和高度相似的生態環境。近幾年,太平溝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擅長游泳的東北虎和黑熊等,開始嘗試并逐漸頻繁地在兩岸之間遷徙活動。
來源:綜合央視新聞 央視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