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后降溫,絲瓜容易得白粉病。”近日,南川大觀鎮騰春蔬菜基地內一堂絲瓜農技培訓課正在進行,“田秀才”在現場講得繪聲繪色,村民聽得有滋有味。
村民口中的“田秀才”,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近年來,大觀鎮建立“田秀才”志愿服務隊,由全國勞模姜國強帶頭,與26名骨干志愿者一起開辦“田間課堂”,向群眾講授果蔬選種、搭棚、滴灌、施肥、病蟲害防治、作物貯存等農業技術,把自己農業發展中惠農利農的好方法教給村民。
當天正在上課的“田秀才”是吳金其,他將自己總結的絲瓜管護經驗講給農戶聽,提醒農戶絲瓜尾期的病蟲害防治方法。吳金其既是“田秀才”,又是“田秀才”的受益者。前些年,返鄉創業的他在“田秀才”志愿者的幫助下發展起大棚絲瓜和草莓,如今產業走上正軌,年收入達到10余萬元。
吳金其說:“我在志愿者的幫扶下產業發展起來了,現在也希望通過自己的能力去幫助更多的農戶,讓他們把農業發展得更好。”
參與學習的村民胡增偉說:“以前各家種各家地,現在種地有人指導,我種的絲瓜畝產增加了15%,達到1.7萬斤,‘田秀才’不僅教會我們技術,還提高了經濟效益。”
目前,“田秀才”在非授課時段收集農戶反饋問題,在授課中有針對性地進行解答,通過田間互動式零距離培訓,使廣大農戶明確果蔬行業發展方向、更新種植觀念、提高管理技能、避免無效施肥等。面對群眾急難愁盼的突發問題,“田秀才”到現場協助農戶解決。
面對團隊的組建和發展,姜國強說:“農業是有盼頭的行業,只要我們了解好技術、做好管理,不愁種不出好的農產品,大家通過抱團發展擴大產業規模,發揮好‘傳幫帶’作用,吸引年輕人返鄉創業,不僅自己能走上致富路,鄉村全面振興更是指日可待。”
據了解,大觀鎮自2020年組建“田秀才”志愿服務隊以來,培訓田間技術人才390人、生產經營型人才280人、專業技能型人才110人,在果蔬產業發展中發揮著積極的輻射帶動作用。(通訊員 聶靈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