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國慶期間全國生豬現貨價格整體上漲。截至10月8日,全國生豬現貨均價26.10元/公斤,較節前上漲1.5—2元/公斤,漲幅10%左右。東北和華南地區領漲,二次育肥積極性較高,大豬出欄整體較少,屠宰場收豬不多,二元母豬價格及仔豬價格小幅上漲。
郭大順認為,假期生豬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在于月初集團場出欄處于恢復階段,而中小散戶對四季度行情偏樂觀,整體出欄積極性不高,疊加二次育肥以及壓欄增重的熱情較高,支撐豬價上行。
中泰期貨研究員侯廣銘指出,2021年9月至11月間官方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逐月下滑,按照能繁母豬存欄與商品豬出欄間的對應關系,今年三季度理論上生豬出欄量整體呈下滑趨勢。在此前提下,國慶假期前后市場主體出欄行為有所分化,一部分養殖主體因擔心節后價格下滑提前出欄,一定程度上透支了假期間的市場供給;另一部分養殖主體選擇于假期間繼續壓欄觀望,出欄積極性不高,存欄沒有形成有效的市場供給。侯廣銘認為,假期供給總量偏緊和出欄節奏的錯配是支撐現貨價格上漲的重要因素。需求方面,國慶假期家庭消費有所增加,市場白條走貨有所改善,另外,近期天氣快速轉冷,豬肉需求潛力(特別是大肥需求)進一步釋放,很大程度上對現貨價格的上漲形成支撐。
侯廣銘認為,節后需求面臨回落,生豬市場供應也將逐步恢復正常,生豬現貨價格或有回落的可能,短期不建議繼續追高。
方正中期期貨養殖研究員宋從志表示,10月中下旬開始出欄量階段性大概率有所反彈,但由于能繁母豬的產能高峰過去,疊加育肥在一季度供給前置,生豬的絕對出欄量很難再高于4月份,踩踏式的集體拋售行為大概率不會再現。終端消費在假日期間完成部分集中補貨。近端需要著重關注政策端對豬價大漲的態度。豬價年內新高后,10月份養殖戶可能集中銷售前期壓欄大豬,帶來的階段性供給壓力。此外,白條豬價格補漲后,凍品庫存出庫積極性增強。
光大期貨農產品研究總監王娜表示,整體來看,國慶假期生豬及豬肉季節性上漲符合此前市場預期。受現貨上漲提振,節后開盤生豬期貨近月合約有望領漲,近月帶動遠月跟漲,生豬2301合約期價向24000元/噸的區間上沿靠攏,養殖企業持續關注豬價反彈過程中3月、5月合約的賣出保值機會。
弘業期貨農產品事業部表示,當前市場交投狀況一般,屠宰企業對高豬價貨源承接能力不高,不過養殖端挺價意愿普遍較強,隨著大豬價差拉開,部分區域惜售行為延續,市場當下主流出欄體重在135—150公斤,部分大豬在175—180公斤以上,南方二次育肥現象相對活躍,假日期間終端需求較好,養戶壓欄情緒影響推高豬價,節后消費端掣肘,暫不具備大漲基礎。
瑞達期貨表示,近期國家將投放今年第五批中央豬肉儲備,持續推進生豬保供穩價工作,或許對市場情緒有一定打壓。總體來看,國慶期間生豬現貨價格漲幅較大,節后現貨價格或將隨著供需偏緊情況緩解而出現回調。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