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界面新聞從中海油獲悉,3月27日,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初步投資協議簽約儀式在北京舉行,標志著該項目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
據界面新聞了解,該項目計劃總投資約521億元,擬建設160萬噸/乙烯裂解裝置及其下游共18套化工裝置及配套的公用工程、儲運、消防和火炬等配套系統。
其中,7套裝置采用殼牌專有技術,有4套裝置工藝技術是國內首次應用。其中α-烯烴、聚α-烯烴技術在亞太地區首次應用,項目將建成全球單套最大的茂金屬聚乙烯裝置。
中海油表示,該項目通過大型壓縮機組電氣化及相關“減碳”設計方案,推動可再生綠色能源電力的利用。
此外,該項目產品將減少中國市場對高性能茂金屬聚烯烴、高端聚醚多元醇、高碳烯烴聚合單體等產品的進口依賴,填補國內高端化工品的空白。
2002年11月,中海油和殼牌集團合作總投資達43億美元的中海殼牌一期80萬噸/年乙烯項目進入實施階段,成為當時國內最大的中外合資項目。
2006年1月,一期項目建成投產;2012年12月產能提升后,其乙烯年產量突破100萬噸。
2014年12月,總投資約49億美元的中海殼牌二期120萬噸/年乙烯項目開工建設;2018年4月建成投產。
2018年,中海油和殼牌集團各持50%股份投資三期乙烯項目,并于當年10月簽署了惠州石化化工項目合作諒解備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