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內塔尼亞胡回歸以來,以色列就從未消停過。在過去3個月數十萬以色列人走上街頭抗議內塔尼亞胡的改革方案,26日這場抗議浪潮達到頂峰,對此視而不見3個月的西方媒體也終于瞞不住,開始將鏡頭對準以色列。
據環球網報道,持續3個月的以色列抗議在26日達到頂峰,約63萬民眾聚集在內塔尼亞胡的住所外,抗議以色列防長約夫·加蘭特被解雇,示威人群一度突破了警方封鎖線。到了這個時候,西方媒體終于不裝聾作啞了,開始集體報道以色列發生了什么。
這次以色列全國騷亂的導火索是內塔尼亞胡重新掌權后推行的司法改革,具體內容包括授予議會推翻最高法院裁決的權力、遏制最高法院的司法審查權等等……簡而言之,這次司法改革通過后,內塔尼亞胡不僅能擺脫貪腐丑聞的指控和美國的影響,還能成為事實上的以色列“無冕之王”。
(資料圖)
內塔尼亞胡和司法部長萊文討論投票結果
因此自從2月初以來,內塔尼亞胡的改革就遭到了以色列各界一致反對。但更糟糕的是,在以色列這樣一個全民服役的國家,抗議聲會不可避免地向軍隊蔓延。
早在3月初以色列防長加蘭特就預見到了這一后果,盡管當時他沒有反對改革,但還是要求以色列國防軍現役部隊置于政治爭端之外。
19日內塔尼亞胡要求以軍采取行動,但遭到軍方拒絕;眼看局勢越來越亂,25日加蘭特公開站隊,他要求內塔尼亞胡暫緩改革,結果內塔尼亞認為這是公然違令,并將其解雇。
以色列民眾與警方爆發沖突
以色列國防軍擔憂失去司法庇護
除了立場偏左翼以外,以色列國防軍抗議司法改革的原因在于,改革后以軍士兵很可能將失去法律庇護。
以色列軍隊實行全民強制服役,以色列人在完成三年服役后,不少人會選擇轉為預備役,一直在軍隊服役到40歲,他們構成了以色列國防軍的中堅力量。
但多年來,以軍因空襲加沙、殺害巴勒斯坦平民而面臨戰爭罪指控,一些高級軍官甚至在歐洲上了通緝令,以色列一直辯稱其司法部門將追究責任,結果每次都是不了了之。
但這次改革削弱了以色列最高法院的地位,因此讓以軍預備役和飛行員擔心的是,屆時如果他們出國旅行,在某些國家可能會面臨被追捕的風險,這些國家可以拿著“司法不獨立”的借口,抓捕并審判以軍士兵,這也是為什么參與游行的大多是預備役和飛行員,他們要求內塔尼亞胡承諾以色列退伍軍人在他國不會面臨追捕,否則就暫緩改革。
以色列抗議民眾
“哈瑞迪”VS以色列國防軍
以色列國防軍對改革不滿的另一個原因是,內塔尼亞胡將授予其盟友“極端正統派”政黨的宗教學校完全免服兵役的權利。
以色列國內存在著一支被稱為“哈瑞迪”的猶太人群體,他們不事生產、不交稅、不服兵役,從小到大只讀猶太經書和律法,生活完全依靠以色列財政供養,嚴重拖累了以色列財政負擔。
所以在2002年至2012年間,以色列國防部一直和“哈瑞迪”團體領袖爭論哈瑞迪猶太人的服役問題,越來越多的以色列民眾也要求哈瑞迪猶太人服役,以平衡兵役負擔。
但現在“哈瑞迪”要求內塔尼亞胡給予完全的兵役豁免權和一項可規避最高法院因違憲而撤銷擬議的條款,這在世俗化的以色列人眼中自然是極不受歡迎的——因為他們和他們的孩子仍然需要服役。上周一些以軍退伍軍人就在“哈瑞迪”的城市——布內布雷克建立了“模擬征兵辦公室”,并與當地居民爆發沖突。
美國《外交政策》雜志稱,如果司法改革還只是政治問題,那么“哈瑞迪”和以色列世俗派的爭執很可能將動搖以色列國本。
哈瑞迪自詡為正統猶太人
內塔尼亞胡緊急“踩剎車”
事到如今,內塔尼亞胡的改革方案不僅遭到國內反對,連德國、法國和英國也對此表示譴責,白宮對以色列的大規模抗議深表關切,敦促以色列盡快找到解決方案。
內塔尼亞胡原計劃將于27日下午發表演講,但由于國家安全部長本-格維爾威脅要解散執政聯盟,演講已被迫推遲。
內塔尼亞胡領導的執政聯盟在以色列議會中占據64席位,理論上他只需要61席就能通過法案。但現如今,“利庫德”集團已經有6名議員響應加蘭特的號召,拒絕支持改革,內塔尼亞胡的盟友、“以色列是我們的家園”黨領袖阿維格多·利伯曼呼吁“利庫德”集團解除內塔尼亞胡的權力,并另行組建新的執政聯盟。
由于反對聲越來越大,27日內塔尼亞胡宣布暫緩改革,本-格維爾仍以辭職來威脅內塔尼亞胡,以色列亂局將走向何方,仍是一個未知數。
而對外,以色列國防軍近乎罷工的狀態也使以色列陷入風雨飄搖中,特別是最近一段時間,中東正上演“大和解”,以色列的內憂外患或許會讓一些對手產生想法。
即便局勢如此動蕩,以色列右翼仍在火上澆油。20日以色列財長、右翼政客莫特里奇公開否認不存在所謂的“巴勒斯坦人”,這一表態不僅遭到阿拉伯國家譴責,也讓外界質疑現在內塔尼亞胡是否還能控制住他的內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