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移送的第一條線索,我們已經偵查結束,并以強奸罪將犯罪嫌疑人移送審查起訴……”日前,淮安市檢察院未檢干警老韓接到公安民警的電話。此條線索是通過該院在“i淮安”App開發的強制報告平臺收到的。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3月27日,現代快報記者獲悉,淮安市檢察院聯合淮安市衛健委在全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電子病歷系統中,增設強制報告“紅橙黃”三色預警功能。當未滿14周歲女孩登記入院后,如果有妊娠懷孕情況,系統就會自動跳出紅色預警,提醒接診醫生通過電子病歷系統報告,同時通過強制報告平臺向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報告。記者發現,無錫宜興、連云港也將強制報告自動提醒程序嵌入到醫院診療系統中,避免出現醫生不知道向誰報告、如何報告、不敢報告等問題。
淮安:病歷系統增設三色預警,“一站式”雙報告
2022年4月,淮安市檢察院收到淮安市人大轉來的人大代表關于落實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的建議,開始積極研究落實措施。綜合實操性和便捷性,最終,該院選擇在“i淮安”App中開發強制報告平臺,并于今年1月底正式上線。該平臺是專門針對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線索而設置的信息收集渠道。
△“i淮安”強制報告平臺
此外,淮安在各類醫療機構電子病歷系統中增設強制報告“紅橙黃”三色預警功能,實現“一站式”對內對外雙報告。
截至目前,強制報告平臺已收到侵害未成年人線索9件、涉未成年人公益訴訟線索4條,相關線索正在辦理中。
連云港:已有醫院試行,將全市推廣
早在2019年4月,連云港市檢察院就聯合8家單位共同出臺《關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的實施意見(試行)》,要求在工作中發現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受到侵害、疑似受到侵害或者面臨其他危險情形的,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并通報檢察院未檢部門。然而,檢察機關通過調研發現,強制報告實施意見試行后,相關責任主體未履行強制報告義務依然多達10多件,涉及醫院、賓館、學校、兒童主任等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多個領域。
為此,相關部門依托“我的連云港”數字政務App,研發強制報告監督小程序,設置義務報告、實名舉報、匿名舉報、證據上傳等功能,實現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線索“一鍵舉報”。該程序于今年年初正式上線運行,截至目前共收到線索6件,全部線索均實現閉環管理,其中1人已被治安處罰。
目前,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院先行先試診療HIS系統嵌入“強制報告提醒程序”,已實現對診療中發現的性侵害線索彈窗提醒,并將病例一鍵備案至醫院法務部門,經初審后及時向司法機關報告。后期將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在全市醫療機構推廣應用。
無錫宜興:上線近2年,覆蓋近30家醫療單位
“檢察機關與行政單位督促醫療衛生單位在診療系統中設置強制報告自動提醒程序,就是要讓每一位醫務工作者主動參與到保護未成年人工作當中,確保線索早發現、問題早干預、證據早固定。”現代快報記者從宜興市檢察院獲悉,2021年5月,強制報告自動提醒程序在宜興市部分醫院試運行。
△檢察機關送達強制報告風險提示卡
宜興市檢察院相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5月,該院在辦理一起涉未成年人案件時,發現該案被害人因受侵害曾到醫院做手術,3日后被害人父母報警案發,犯罪嫌疑人被繩之以法。但是,據了解,接診醫生應核實被害人信息而未核實,也沒有向公安機關報告。針對該案反映出的問題,該院向宜興市衛健委送達檢察建議,就加強對醫療衛生單位及工作人員的監督管理、推進強制報告制度落實等問題提出對策建議。
2021年5月,強制報告自動提醒程序在部分醫院試運行。據悉,該程序嵌入到醫院診療系統中,當接診醫生錄入未成年人受侵害等情況時,系統會跳出強制報告自動提醒程序界面,提示接診醫生履行強制報告義務。
宜興市檢察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強制報告自動提醒程序上線近兩年來,已覆蓋宜興市近30家醫療衛生單位的診療系統。截至目前,檢察機關已收到強制報告線索15條,監督、引導公安機關立案10件10人。
下一步,宜興市檢察院還將與相關行政機關進一步完善性侵案件提前介入引導偵查機制,穩步推進“一站式”詢問制度,避免二次詢問給未成年被害人可能帶來的創傷,切實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現代快報+記者李子璇 朱鯨潤 王曉宇 通訊員陳瑩 范偉義 韓雪嬌
(通訊員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