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成都市共清除非法張貼、書寫廣告80萬余處;積極開展樓頂廣告招牌(樓名標志)專項整治行動,共計整改違規樓頂廣告招牌(樓名標志)1528處;深化開展“雙百佳”招牌評比和“十佳”招牌示范街評比活動,突出示范引領,提升招牌品質……
成都牢固樹立“精細管理”和“服務為民”兩大理念,圍繞城市環境品質提升和城市管理中心工作,確保廣告招牌“安全、美觀、規范”,切實提升廣告招牌綜合治理能力,助力創響“美麗蓉城”城市名片。
以問題治理為導向
全力消除廣告安全隱患
“以前這樓頂的招牌不僅影響美觀,還有安全隱患。”近期,住在成都市郫都區四季豪廷小區的居民發現,小區樓頂的大型樓名標志不見了,天際線變得干凈清爽。
此前四季豪廷小區共有兩處樓名標志,因常年風吹日曬,已經腐蝕老化,存在安全隱患。了解到這一情況后,郫都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迅速行動,組織屬地街道、物業公司、相關責任人等協同制定拆除計劃,并聯系專業人員進行現場施工。
“四季豪廷小區樓名標志位置太高,只能從頂樓高空作業,且面積較大,拆除難度較大。”拆除現場,系好安全帶的工人順著鋼架爬上廣告字頂端,小心翼翼地將其分割,再用繩索將其吊至樓頂平臺。
歷時一周,四季豪廷小區樓頂的樓名標志全部順利拆除,居民心中的大石頭終于落地。
戶外廣告招牌關系著百姓生活,本著為民辦實事、辦好事的初心使命,成都城管人堅持“拆除一批,更新一批”的原則,切實消除安全隱患,不斷提升城市顏值。
成都以加大違法戶外廣告整治力度,從嚴管控、有效規范城區各類招牌,切實管理好戶外廣告招牌,維護好成都的城市天際線和樓宇的外立面,使戶外廣告招牌成為“美麗蓉城”的另一道靚麗風景線。
提升美學運用能力
持續開展招牌評比活動
2020年起,成都啟動了“雙百佳”招牌評比,在全市范圍內評比100個最佳商家招牌和100個最佳招牌設計,以評促改、以評促提,推動戶外招牌設施品質持續優化。
走進寬窄巷子,古香古色的招牌隨處可見。作為2020年“百佳”商家招牌獲獎者之一,有著少城小巷風味的“龍堂戲院”招牌,已成為“吸睛之景”。
紅磚拱門,煙囪火車……在成都市成華區東郊記憶南側,2021年成華區“最美招牌街道”——萬科天薈坐落于此。夜幕降臨,霓虹交互鋼琴步道引人注目,沿街商戶設置的招牌也各有特色。
同樣是“最美招牌街道”,成華區白蓮池街道斧頭山四巷的廣告招牌又是另外一種風格。如今,這里連同斧頭山支巷被打造成為熊貓地球村特色文旅街區,街邊店鋪的招牌上布滿了熊貓圖案和腳印。
目前,成都市2021年“雙百佳”招牌和“十佳”招牌示范街道評比活動正在進行火熱的報名及初選工作。本次活動將邀請國內一流創意設計、城市規劃專家和市民代表、商家代表共同參與評獎、頒獎,并采用“視頻圖片展示+現場實地走訪”的形式,擇優評比出“百佳”商家招牌與“百佳”招牌設計作品。
沿街商鋪招牌規范有序了,廣告招牌的美感更強了,城市的“顏值”越來越高了……成都積極開展戶外廣告整治,提升戶外廣告設置品質,以美學運用能力“精繡”城市品位。
發揮社會動員能力
治理城市“牛皮癬”
城市中隨處可見的“小廣告”,嚴重影響著市容市貌,被稱為“城市牛皮癬”,這些小廣告數量大、清除困難。
在成都市青白江區,城管人以“控源頭、止過程”為抓手,聯合各鎮(街道)大力開展轄區所屬范圍內“牛皮癬”清除和監督管理工作,對單車、電線桿、臨街商鋪等常見區域的“小廣告”,逐街逐巷展開排查。
“我們采取一日一巡查、一日一清除的方式,做到日‘癬’日清。”按照治理非法張貼、書寫廣告清除作業標準,青白江區中心城區和重點鎮(街道)對“小廣告”采取每日上午9點前完成第一遍清除,其他時段做到及時發現、及時清除。
單純的清理“治標不治本”,合理的引導才是關鍵。為方便廣大市民群眾發布及獲取開鎖、家政、出租等便民信息,青白江區綜合行政執法局通過指導各鎮(街道),在住宅小區、商業綜合體周邊設置了34個墻體“便民信息張貼欄”,引導市民規范有序張貼小廣告,滿足市民對各類便民信息的需求。
(記者 曹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