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疑點,可能是一起公益訴訟案件線索!”日前,江蘇省如皋市檢察院公益訴訟辦案團隊在公益訴訟指揮中心像往常一樣對全市生態環境實時監測大數據平臺進行日常檢索,在調看國土資源基本農田保護實時監控時,發現在一片農田中有一處“礙眼”的黑色區域。
針對監控中的疑點,檢察官們立即對準問題區域調整監控鏡頭焦距,發現該黑色區域周圍被彩鋼板圍住,內部地面是一大片黑乎乎的灰燼,幾處火點正忽明忽暗地燃燒著,并冒著黑煙。根據監控畫面,檢察官初步確定這是焚燒垃圾污染環境的公益訴訟線索。
此時雖已臨近中午,但關乎百姓生活環境的事,一刻也不能耽擱。公益訴訟辦案團隊4名干警冒雨奔波30公里,在某鄉鎮一位置偏僻的農田邊找到了焚燒現場。
經調查發現,這是一處相對隱蔽、固定的垃圾焚燒場。焚燒現場面積約四五百平方米,用彩鋼板與周圍的農田隔開,豎立著一塊“秸稈堆放點”的牌子。“圍墻”內,檢察官蹲下身子,仔細查看焚燒物,發現還有尚未燃盡的秸稈、生活垃圾、工業垃圾、建筑垃圾等。地面上污水橫流,夾帶著灰燼排入了附近的一條溝渠。
“此處距離匯入長江的一支重要河流——焦港河僅有500余米,如果不予處理,污水、污染物將沿著溝渠、焦港河被直接排入長江。”檢察官認為,利用陰雨天偷偷焚燒秸稈、垃圾的行為,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對大氣、水體、土壤均造成了嚴重污染。
于是,檢察官立即與當地鎮黨委、政府負責人聯系,建議其立即取締焚燒點,清理現場,并對相關責任人作出處理。收到建議后,當地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立即指派專人負責督促整改,并感謝檢察機關的及時監督。
今年2月初,在如皋市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司法聯動中心支持下,如皋市檢察院建成公益訴訟大數據集成系統。如皋市檢察院檢察長吳曉棟介紹,作為檢察公益訴訟的“千里眼”,該系統可實現對化工園區長江入口水源、大氣質量實時監測,對危化品運輸軌跡、長江干支流非法捕撈、船舶排污實時監控,對國土資源基本農田保護高空瞭望,對全市工業企業污染源排放數值實時觀測,并可隨時抓取數據研判分析,為如皋市生態環境保護和市域治理現代化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