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外!號外!平潭國際城市賽道項目已經進入工程設計階段,項目設計實施后將成為中國第一條智慧賽道、第一條環湖賽道、中國內地最長街道賽道。趕緊來瞄一眼!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平潭國際城市賽道項目位于金井片區如意湖畔,由亞洲唯一獲得國際汽聯許可的賽道設計師——同濟大學教授姚啟明及其團隊設計。
據了解,該團隊是世界唯一入選國際汽聯未來城市賽研究的賽道設計機構、亞洲唯一獲得國際汽聯許可的賽道設計機構、中國首個智慧交通安全駕駛工程中心,在賽道設計、汽車文化和智慧交通安全駕駛領域國際領先。
據姚啟明介紹,平潭國際城市賽道全長4.507千米,設計最高時速為265.25千米,最低時速為91.86千米,共設17個彎道。3個利用現狀道路的大半徑、長距離彎道堪稱賽道之最。
其中,半徑359.99米、長度842.08米的“如意彎”極具挑戰性。三組新建的組合彎道,串聯了現有的六條城市道路,賽道橫看呈“∞”形態,象征充滿無限空間的未來。
“這個賽道的最大亮點是‘智慧賽道’‘未來賽道’,我們團隊將近年來在國際汽聯未來城市賽和智慧交通安全駕駛領域最前沿的科研成果融入其中。”姚啟明表示,所謂智能化賽道建設,是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在賽道上建設數字哨兵、智能預警、智能感知以及無人駕駛車輛測試等系統,為賽道插上“智慧”的翅膀,探索未來賽道與城市道路共享的“車—路—云”平臺。
據了解,在平潭國際城市賽道建成后,中國超級跑車錦標賽(ChinaGT)FIAF4中國錦標賽將在此舉行
科普
數字哨兵
主要分布于賽道重點區域,通過大數據和智能圖像識別技術,精準識別競賽期間進入賽車行駛區域內的人和車輛,通過實時預警與旗語響應,確保賽道安全。
智能預警
主要分布于觀眾禁行區域,通過智能終端探測技術精準預防觀眾闖入危險區域,提高觀賽安全。
智慧感知系統
分布于主要彎道區域,在賽事期間實現賽車行駛軌跡的全息感知,是賽事的“智慧裁判”;在賽事結束后,成為城市道路車路協同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系統通訊基站的建設,讓無人駕駛車輛馳騁賽道成為可能,也為未來智能網聯汽車和無人駕駛汽車在此測試和比賽提供了重要的技術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