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著傾盆大雨,手腳并用爬上滑坡體后緣,測量記錄裂縫寬度、滑坡后緣下錯高度等數據;利用無人機拍照,查看災點影響范圍、確定受災房屋、調查受災人員、提出現場應急處置意見……今年入汛以來,我省強降雨頻繁,地質災害進入高發期。作為全省地災防治技術支撐工作主力軍,省地礦局調集局屬14支以高級工程師和工程師為主體的隊伍,全力以赴配合各地做好地災隱患排查和應急處置。僅6月以來,省地礦局所屬地災應急隊伍共派出應急人員1333人次,核查地災點2792處,處置地災點277處。
地災應急技術人員在廈門同安區汀溪鎮半嶺村調查地災險情
(資料圖片)
自5月下旬以來,省地礦局升級應急響應,成立地災應急專家組,由省自然資源廳統一調度,奔赴全省各地開展地災防治技術指導;14支地災應急技術支撐隊伍,第一時間趕赴指定地點24小時值班值守,隨叫隨到,為當地地災防治工作提供專業技術支撐服務。
“哪里有險情災情,我們就到哪里。”地災應急工作人員奮勇當先,做雨中逆行者,轉戰奔徙在地災應急處置一線。
地災應急技術人員在建甌市實地調查人工邊坡擋墻
5月27日,龍巖市武平縣十方鎮發生群發性地災。省地礦局立即派遣省級地災專家參與應急調查,協助開展災害成因研判和災種類型認定等工作。同時省地礦局還緊急就近抽調省第八地質大隊(核工業二九五大隊)、省地質工程勘察院的應急隊伍迅速趕赴現場,配合當地政府做好災情處置工作。第一時間成立3個應急工作組,省地礦建設大隊積極投入災后重建工作,連續10余天為防治地災提供技術支撐服務,巡查了25處地災點,確定了11個地災專項治理項目。
地災應急技術人員在永春巡查
6月14日凌晨,受強降雨影響,永安市槐南鎮洋尾村發生一起土質滑坡,導致房屋倒塌。省閩西地質大隊、省第二地質勘探大隊立即派出應急隊伍趕往現場開展地災應急調查,協助當地政府開展應急處置。
6月17日至18日,南平、三明地區遭遇大范圍強降雨,尤其是南平松溪遭遇歷史罕見特大洪澇災害。6月19日,在各地勘隊伍地災應急支撐任務繁重的情況下,省地礦局從在榕的省地質工程勘察院、省地礦建設大隊、省核工業二九四大隊緊急協調抽調出15位技術骨干,迅速馳援,當晚抵達南平松溪、延平、建陽、邵武、政和、順昌以及三明大田縣等地,會同當地政府做好地災應急工作。
地災應急技術人員在浦城縣巡查
及時預警顯擔當,成功預警數十起。6月12日,大田縣太華鎮湯泉村80號房后發生約500立方的土質崩塌,79—82號房內有10余名群眾的生命財產受到威脅。
收到預警預報,省地質工程勘察院應急技術人員立即到達現場,對事故區域周邊房屋前后斜坡、靠山溝口等危險地段的地災隱患點開展巡查排查。
在持續強降雨中,與災情賽跑。技術人員在泥濘村道上跑前跑后,細致調查后發現:后山邊坡高陡,土層厚度大,且發育一條長約5m、寬約5cm的裂縫,再次發生滑塌的可能性很大。應急人員迅速于入戶道路路口處設置警戒線,確保危險點區域無群眾逗留。下午5點30分左右,后山邊坡再次發生滑塌,湯泉村81號房屋被毀。由于預警預報準確及時、應急處置科學高效,本次塌滑未造成人員傷亡,并最大程度地減少災害損失。(記者 張穎 通訊員 米古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