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在各地各高校申報、專家綜合評議的基礎上,1月7日,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按相關工作程序確定了首批現代產業學院名單,并要求首批學院建設高校認真落實相關文件要求,高質量推進學院建設工作。其中,福建工程學院(智能制造產業學院)入選。
高質量推進學院建設工作
探索新路徑
探索高校服務國家和區域發展的新路徑,緊密對接國家主體功能區戰略和區域產業布局,提升貢獻度、支撐度和引領力;
探索高校組織模式變革的新路徑,打破高校內部學科專業壁壘和政策壁壘,以組織創新催生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深層次變革;
探索應用型人才特色培養的新路徑,以技術發展邏輯體系構建培養方案,探索任務式、項目式、探究式等培養模式改革,凝練產教融合多方協同的育人機制,為提高產業競爭力和匯聚發展新動能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撐。
把握建設重點
加強課程建設,校企合作建設能夠及時響應產業發展需求的課程體系。
加強教材建設,建設一批體現產業發展前沿的新形態高質量教材和案例庫。
加強技術創新,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營造智能化的學習環境。
加強實踐訓練,強化“產學研用”體系化設計,建設“浸潤式”產學研融合實踐平臺。
建強教師隊伍,探索校企人才雙向流動機制,建設一支“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
加強質量保障
強化高校、地方政府、行業協會、企業機構等多元主體協同,建設科學高效、保障有力的制度體系,統籌各類資源,對現代產業學院建設予以政策支持和資源傾斜,加大對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和服務力度,推動穩定發展。
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建立聯合質量監測機制,有關高校要定期向地方教育、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報送學院建設進展報告和在校生學習情況、畢業生去向及后續發展等質量監測信息,持續改進培養方案、培養過程、培養模式,實現教育鏈、創新鏈、產業鏈的有效銜接和深度融合,培養符合產業高質量發展和創新需求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