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財政部發布2019、2020年度地方預決算公開度排名,福建省在全國36個省、市、自治區(含計劃單列市)中分別排名第9名和第4名,連續4年位居全國前10名,財政透明度持續保持全國先進行列。
財政預決算公開既是科學理財、依法理財、民主理財的重要體現,也是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基本內涵。近年來,財政部持續推進地方預決算公開,制定辦法、建立機制、規范管理、加強監督,公開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福建省始終高度重視預決算公開,按照統一部署,扎實穩步推進工作開展。
健全制度機制。建立預決算公開統計和聯系人制度,定期對工作進展情況進行統計和報告。建立多渠道公開機制,除在預決算公開統一平臺上公開外,還在微信公眾號、網站等開通查詢端口。建立公開流程規范制度,完善公開內容,統一公開格式,規范公開時間。
拓展公開范圍。在省市縣一級預算單位實現公開的基礎上,進一步將公開范圍延伸至部門所屬單位,并將在2022年度實現全省部門所屬單位預決算公開全覆蓋。同時,做到公開內容逐步細化,涵蓋四本預算,并對預算相關重要事項變動及“三公”經費情況等進行說明。
加強監督檢查。建立常態化監督檢查機制,每年組織開展地方預決算公開情況專項檢查,對省市縣所有一級預算部門的預決算公開完整性、及時性、真實性及細化程度開展檢查,覆蓋面達100%。建立整改落實機制,對檢查發現的問題要求限期整改到位。
有網民認為“陽光財政”常態化評測于國于民皆為好事,希望各級政府堅持預算透明。有專家認為,財政部通過定期公布地方預決算排行榜的方式,也可以讓地方政府“紅紅臉”“出出汗”,有利于相關政府和部門后續更好地推動“陽光財政”的建設進程。
記者還了解到,福建省還通過常態化監督檢查推動預決算公開,為加快建立全面規范透明、標準科學、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福建省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建立常態化監督檢查機制,壓實責任,扎實推進預決算公開的制度化、規范化。
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將抽查改為全面檢查,由省級直接檢查省、市、縣三級負責編制政府、部門預決算信息的所有單位,涉及近20000個單位,覆蓋面100%,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實施排名通報制度。每年在對各市縣區預決算公開情況進行評分的基礎上,以排名方式通報各地公開結果,以此傳導壓力,促進預決算工作落實。
開展整改“回頭看”。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形成問題明細進行反饋,逐一落實整改。對整改不到位的,在計算評分中給予雙倍扣分處理。
落實正向激勵措施。將預決算公開情況與正向激勵資金掛鉤,對排名后三位的設區市和排名后十位的縣(市、區),扣減其正向激勵資金。(記者 林先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