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桂東
(資料圖片)
小區電梯說停就停,18個樓層144名住戶每天只能走樓梯上下……3月31日,家住兩河路258號怡海國際公寓三號樓一單元秦先生撥打半島全媒體熱線96663反映稱,他們單元只有一部電梯,3月14日物業突然通知電梯無法使用,必須業主湊錢來維修,預計的維修期是一個月。秦先生說,電梯每年都進行體檢,去年10月份剛剛維修過,為何突然出了故障。業主們質疑,物業通過停運電梯的方式強制收取費用,而且每天爬樓上下也給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電梯一直處于檢修狀態
愁人:
電梯突然停擺 18層樓居民步行出入
“18層樓高,一梯八戶,一共144戶就只有這一部電梯,一停就是半個多月。”秦先生說,今年3月14日,物業突然發出通知電梯有故障需要維修。沒有給業主留出時間,第二天直接就停運了。而且,通知維修的期限預計一個月。
秦先生說,他住在13樓,之前腿部還受過傷,平時走路都費勁。電梯一停擺,自己上下樓都愁得慌。他們這個樓座,整個單元只有一部電梯。相鄰的單元之間,并沒有消防連廊,只有樓頂的天臺是相通的。像他住在13樓,每天都是走到樓頂,繞到隔壁單元再坐電梯。
而且,早晚高峰的時候,坐電梯的人也非常多,隔壁單元的電梯也吃不消。年輕人還好一點,家里的老人、孩子就更遭罪了,每天要爬十多層上下。平時基本上沒什么事,只能待在家里。
秦先生說,雖然小區建成已經有了一段時間,電梯也容易出毛病,他們也并不反對維修。但是,去年10月份,業主們剛剛湊了錢進行了維修,這才過了不到半年,又再次進行維修。
業主們最氣憤的是,如果要收費,為何就不能提前一個月公示,這樣也不影響日常的生活。物業這樣突然就將電梯停運,然后要求業主們湊錢。如果湊不上錢,就一直這樣停擺。這讓業主們感覺物業是在故意刁難,有強制收費的嫌疑。而且,物業服務管理也存在很大問題,不能及時發現安全隱患,至少證明服務管理存在很大的缺位。
部分用戶通過天臺通行
犯難:
不同意率超4成 電梯將長期報停
隨后,電梯維修人員也解釋了需要維修的原因。電梯使用指導年限為十五年。由于小區在建期間,電梯已經投入使用,且超負荷運行(使用頻率大,載重大),導致使用壽命縮減很多。
超十五年的電梯,在主要配件的采購上存在困難。由于各個廠家的梯型不斷升級,舊配件的生產就不能及時批量供應。有些電氣控制系統甚至已無貨或者只能返廠維修。時間周期較長。另外,由于小區是臨海建筑,潮濕程度遠大于內陸地區。產品的老化和工藝過舊,不能長期適應大家的日常出行要求。綜上原因,導致電梯故障頻發,已不能滿足大家的日常出行要求,所以要進行維修。
最讓業主頭疼的是,電梯何時能修好,并沒有明確的時間表。有業主詢問物業工作人員,能否先開通一個月,如果費用沒收齊再停運是否可行。物業回復說,停運是技術監督部門的要求,如果修不好,無法重新啟用。
如果維修,則需要統計業主的同意率。物業工作人員在業主群里發布通知說,如果不同意本樓棟戶數超過40%,本樓棟電梯將會進行長期報停,如果同意本樓棟戶數超過60%,依據《民法典》的要求該公攤費由本樓棟全體業主共同承擔,電梯會進入正常維修及使用狀態。
秦先生說,他們單元很多都是租戶,并不是實際的業主。在統計的時候,物業也是讓租戶去通知業主,一來一回耗費了很多時間。而且,去年10月份剛收了錢,今年又收錢,一些業主也持有懷疑的態度。
物業回復:
“帶病”運行近半年 實在無奈才湊錢
3月31日,記者采訪了該小區的物業。工作人員回復說,該小區建成的時間比較早,已經十多年了。電梯也逐漸進入到老化階段,經常容易出現問題。
同時,他們也按照要求,在每年的3月份邀請專業的人員來進行體檢。2022年3月份,在檢查的過程中就發現有零部件發生損壞。由于這個單元只有這一部電梯,為了不影響使用,物業便墊付了維修的資金。
去年10月份,維修人員再次進行檢查的時候,又發現了其他的安全隱患。于是,物業工作人員便將3月份維修的零部件以及人員費用清單進行了公示,讓業主們補交了這些費用。
此前,他們也多次跟業主協商過電梯的維修問題,但是很難達成一致。尤其是部分低樓層的住戶,不愿意出錢維修。高層的住戶,也不愿意多拿錢。
小區是2006年建成的,當時并沒有強制要求繳納公共維修基金。所以,小區的住戶情況有點復雜,有些業主后來過戶的時候不交,有些業主壓根就沒有。電梯上了年紀以后問題頻發,根據相關法律規定,這部分費用需要全體業主來承擔。
由于之前物業已經墊付了費用,為了避免再次收取的麻煩。他們一直盡最大努力“帶病”運行。但是,今年3月份,電梯再次進行體檢的時候,發現確實沒有辦法使用了,只好停止使用。
同時,物業工作人員也提前進行了公示,要求業主繳納費用,在此期間電梯一直處于停擺狀態。為何去年10月份的時候發現問題了,不能一次性收取費用,反而是今年3月份突然停止運行?電梯的問題到底出現在哪里,能否直接更換新電梯?工作人員并沒有直接回答這些問題,隨后便掛斷了電話。
進展:
社區墊付部分資金 本周日將進行維修
隨后,記者了解到,由于交錢的人數始終不達標,電梯一直處于停擺狀態。最終,社區居委會墊付了部分資金,物業購買了零部件,預計本周日就能修復好重新運行。
山東川佳律師事務所張寶清律師說,小區電梯是業主共有的設備和工具,屬于業主所有。按照規定,所有電梯必須有電梯維修保養公司進行日常保養,保證排除電梯故障,或者出現故障及時解決。
針對電梯維修費用的問題。張寶清表示,如電梯出現故障,需要更換零部件或者大型維修所涉及的費用,出現需要大筆資金的時候,根據《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辦法》,專項維修資金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保修期滿后的維修和更新、改造。
在質保期內的電梯壞了,如因使用原因或自然災害等不可抗拒的因素造成電梯損害,不屬于電梯本身質量問題的,由電梯使用單位負責。電梯本身出現質量問題或者是主要部件非不當使用損壞的,由電梯的生產廠家負責。同時,電梯的產權人為全體業主,公共設施設備維修也要看物業公司和業主雙方簽訂的合同中關于公共設施維修維護的相關約定。
物業公司利用小區內業主共有場地、設施設備進行經營(做廣告)的,所得收益歸全體業主共有,業主有權要求物業對該部分收益的支出予以公開,該部分費用也可以用于公共部位的維修費用。
在電梯發生故障后,物業公司應當積極協調解決電梯維修問題,如物業公司拖延解決,對于電梯故障的損害擴大具有過錯,業主可以向物業公司主張賠償,并根據物業服務合同的相應條款主張物業公司的違約責任。
“因維修費用而發生爭議的,各方應協商解決,或由當地主管部門協調解決。業主應及時向物業或上級主管部門反映解決,便于及時解決和落實責任主體”, 張寶清律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