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27分,這是在近期國家發改委、中國科協公布的全國212個雙創示范基地2021年度評估結果中天津港保稅區取得的成績。憑借這個獲評優秀檔的好成績,天津港保稅區在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專項行動組別中排名第三,標志著區域融通創新生態日趨成熟。
據悉,2020年,天津港保稅區雙創示范基地被國務院辦公廳批準成為第三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融通創新方向)。按照國家發改委等6部委對全國雙創示范基地2021年工作重點的部署要求,天津港保稅區立足融通創新發展定位,以推進海洋經濟、生物制造、新能源(氫能)等自主創新產業融通發展為主線,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并重點部署了“打造產業技術協同開發生態”“培育自主創新產品應用生態”“建立行業自律協商共治生態”三大行動計劃,全面調動區域內龍頭企業、科研院所、雙創載體以及產業(人才)聯盟等各類創新資源參與雙創示范基地建設。
2021年,保稅區雙創示范基地大力構筑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新生態,不僅搭建了“天津港保稅區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公共服務平臺,全年還舉辦雙創活動200余場,其中招聘活動30余場,創造就業機會近1.5萬個。雙創示范基地還完成首批10家產業(人才)聯盟單位專屬認證,篩選出產業鏈上重點企業進行精準扶持,加速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通創新。
此外,保稅區雙創示范基地還致力于產業鏈建設,編制了海洋經濟、生物制造、新能源(氫能)自主創新產業規劃,繪制產業圖譜,精準把握產業鏈建鏈補鏈強鏈方向,捕捉產業發展新賽道;印發了《天津港保稅區產業(人才)聯盟管理工作指引》,促進產業(人才)聯盟成員單位數量增長16%,并推動建立海洋工程行業焊材供應鏈體系,促成海洋裝備聯盟企業間簽訂采購合同額達40億元。
據全國雙創示范基地月調度系統統計,2021年,保稅區雙創示范基地組織區域內龍頭企業及雙創載體開展了44個融通創新示范項目,在技術研發、供應鏈采購等環節帶動中小企業800余家,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產業種類98件,共同研制技術標準22個,攻克技術難點211個,雙創示范基地建設成果初顯。
下一步,保稅區將聚焦區域自主創新產業領域,以力促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為主線,持續營造開放共享的融通創新生態。緊密圍繞“制造業立市”戰略,致力于全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和高技能人才培訓深度融合,促進制造業產業鏈、創新鏈與培訓鏈有效銜接,助力高校畢業生高水平創業就業。(記者岳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