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作為首批全國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大力推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提高全社會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去年5月,市文明辦印發了《成都市關于開展誠信缺失突出問題專項治理行動的實施方案》,各單位持續推動信用建設、優化營商環境、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目前,信用已經逐步成為政府管理的重要手段、企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公民行為的重要準則,“誠信成都”城市品牌初步形成。
“春雷行動”嚴厲查處違法違規案件
去年,成都市印發《成都市關于開展誠信缺失突出問題專項治理行動的實施方案》,集中整治群眾反映強烈、社會普遍關注的誠信缺失問題,提升誠信建設制度化常態化水平。
從去年5月開始,成都針對電信網絡詐騙、互聯網信息服務領域失信問題、全市防疫物資產品質量和市場秩序、國家考試作弊、交通運輸領域失信問題、生態環境保護失信、騙取社會保險、法院判決不執行問題、金融領域失信問題九大領域的誠信缺失問題進行專項整治。
同時,成都出臺政務誠信建設的實施意見,推進重點領域政務誠信建設,提高政府效能,提升政府公信力。在個人誠信記錄建設方面,建立信用信息共享與使用機制,完善個人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重視個人信息安全,加強誠信文化宣傳與教育,力爭在全社會形成誠實、守信、互信的社會風尚。
成都市還印發《關于全面實施信用承諾制度的通知》,明確政務型、審批替代型、容缺受理型、主動公示型、行業自律型、證明事項型、信用修復型七大類信用承諾,通過建事項清單、理承諾流程、抓數據歸集公示三個環節規范信用承諾制度工作流程。目前,市公共信用信息系統已歸集159萬余條信用承諾數據。
2021年,成都各級市場監管部門針對消費者反映、社會普遍關注的食品藥品安全、消費品質量安全、網絡經營和不正當競爭等問題,先后集中組織開展了“春雷”等執法行動,嚴厲查處了一批違反市場監管法律法規以及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案件,查辦相關案件4736件。
“稅收黑名單”引導失信主體主動改正
近日,成都市某知名餐飲品牌被稅務機關立案檢查。該公司通過隱匿應稅收入、未按規定進行納稅申報等手段,造成2017、2018年度少繳稅款100多萬元,其中2018年度偷稅的稅額所占當年各稅種應納稅總額比例超過10%,已經達到進入重大稅收違法失信案件(以下簡稱“稅收黑名單”)的標準。
根據《重大稅收違法失信案件信息公布辦法》中關于“只錄入不公布”的規定,符合條件的案件當事人繳清稅款、滯納金和罰款的,經實施檢查的稅務機關確認,只將案件信息錄入相關稅務信息管理系統,不向社會公布案件信息。
通過稅務稽查執法人員的政策宣傳,該餐飲公司負責人了解到自身違法情況的嚴重性,在收到稅務機關的決定性文書后,及時繳清了查補的稅款、滯納金和罰款,也進行了系統全面的整改。稅務機關按規定未向社會公布也未向聯合懲戒部門推送這起案件的信息。
罰是手段,糾錯才是目的,“只錄入不公布”,不僅對企業起到了警示教育的作用,也減少了企業的失信損失,做到懲戒與教育相結合。據悉,2021年以來,國家稅務總局成都市稅務局認定并向社會公布了128起“稅收黑名單”。稅務機關將這批“稅收黑名單”在四川稅務門戶網站、信用中國(四川成都)等網站向社會公布,同時推送至有關部門開展聯合懲戒,在發票領用、貸款融資、注冊登記、企業負責人乘坐交通工具出境等多方面進行了嚴格的限制。國家稅務總局成都市稅務局稽查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稅收黑名單”制度為失信納稅人戴上了處處受限的“緊箍”,在提高納稅人稅法遵從度、營造良好的稅收營商環境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據了解,成都依托市場主體智慧監管平臺,建立了全市信用聯合獎懲機制,建立了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失信被執行人、重大稅收違法、人社黑名單4類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錄庫,對行政相對人實施聯合懲戒的應用部門數量達59家。
企業“環保不良”難貸款
“環境信用評價體系涉及的范圍很廣,幾乎涵蓋了企業運營的方方面面。”成都市雙流區一家醫藥企業有關負責人李女士告訴記者,公司已經根據環境信用評價體系這條主線建立了相應的環保管理工作機制,在進一步加強企業管理的同時,為企業積極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李女士所在的醫藥企業,是從事中草藥制劑研究,集科研、生產、貿易為一體的高科技跨國集團企業,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廢水、廢氣。
“你的管線可以再重新規劃下,要有專人來負責。”核查現場,專家對李女士提出了一些建議,以幫助這家企業及時發現環境風險問題,進行積極整改完善后,爭取在下一年度的評價工作中保持環保誠信等級。
據了解,從2017年9月起,在成都,污染物排放總量大、環境風險高、生態環境影響大的企業納入環境信用評價范圍,包括火電、鋼鐵、水泥、電解鋁、煤炭、冶金、化工等17類重污染行業內的企業,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內的企業等8類企業,均需要參加環境信用評價,推進環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生態環境領域“守信激勵、失信懲戒”機制,將企業主體信用狀況與抽查、執法頻次相關聯。“若被評價為不良,在環境信用等級提升之前,不予新增貸款,并視情況壓縮貸款,甚至退出貸款。”據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針對生態環境保護失信問題,還將做好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建立環評編制質量考評“紅黑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