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廣州市委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3月1日發布消息稱,廣州市近日向聯合國提交了為實現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地方自愿陳述報告,聯合國網站首次登出中國城市提交的地方自愿陳述報告。
可持續發展是當今人類社會的重要議題。廣州作為實際管理人口超過2200萬的超大城市,早在1996年就制定了《廣州21世紀議程》,作為該市人民政府重要的發展政策指南,近年來探索廣州特色的超大城市可持續發展之路。
《活力包容開放特大城市的綠色發展之路——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廣州地方自愿陳述報告》展示《廣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18-2035年)》的總體情況。
上述報告包括堅持國土開發與資源承載力相匹配,統籌安排生態、農業、城鎮空間,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格局;以引領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為戰略基點,以科技創新提升城市發展能級,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強化綜合交通樞紐功能;保護和展現歷史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間結構,傳承文化根脈,復興古代、近代傳統中軸線,推進歷史城區有序疏解;以流域統籌山水林田湖海系統保護與治理,推進生態修復,應對氣候變化,促進城市發展的低碳轉型,提高多種災害綜合防御能力;推進“嶺南田園,鄉村振興”,推動富民興村產業發展,發展都市農業,保障糧食安全,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實現城鄉統籌融合發展等。
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嘉安認為,2010年以來,廣州進入了經濟發展的新階段,經濟增長速度遠快于改革初期。從工業轉向服務業和生產性服務業,人均生產總值提高。與此前的20年不同,廣州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發生了許多變化,不僅在經濟領域,更在社會和環境發展方面都實現了從注重數量向注重質量的轉型。
中共廣州市委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相關負責人稱,近年來,廣州堅持可持續發展,在綠色發展轉型方面,參與國際氣候治理合作,探索可持續城市降溫。未來,廣州將不斷探索具有廣州特色的生態發展模式,與全球伙伴在邁向可持續道路上共同前進。(蔡敏婕 韓捷)